東北網哈爾濱9月13日電日前,通河縣一批飲水工程通過了市級驗收,包括永勝村等在內的新水源經市防疫部門化驗,其氟化物及錳鐵含量達到了國家飲用水標准。這標志著,永勝村村民將告別大骨節病。
前些年,通河縣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兒:『大骨節,扭?槌,不用看,永勝人兒。』在十幾年前的永勝村、張家屯等好幾個村屯的人都是大骨頭節,年歲大一點兒的走路都非常困難。
據專家稱,大骨節病主要是因為飲用水的氟、鐵、錳的含量嚴重超標造成的。經有關單位檢驗,永勝村飲用水的鐵、錳含量超出正常值10倍以上。過去,村民們自發地想辦法解決飲水問題,但他們打出來的井水都不能吃。近兩年來,全縣共投入了391萬元資金,共建飲水工程30處,有30個村屯23300農民告別了飲水難。飲水工程實施後,縣水務局專門派技術骨乾到永勝村找水源,經過多次反復探剖面測量,在永勝村外五華裡的玉米地裡找到了新水源,經市防疫部門化驗,氟化物、鐵、錳含量均達到了國家標准。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