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4日電 哈爾濱到綏芬河,加掛了5節車廂的列車,前一天臥鋪票就賣光了。綏芬河人頭攢動的青雲、海天市場,南腔北調的中國話和俄語交織在一起。飯桌上,上海斯麟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考察目的是建一處上海商品展示城。『年初以來,落戶綏芬河的南方企業有40多家了。』綏芬河市外經貿局局長修洪喜接過話題。
1982年,黑龍江省恢復與原蘇聯遠東地區邊貿。21年,彈指一揮間。這對老『鄰居』,到底走近了多少?
黑龍江省優勢獨一無二
21年來,黑龍江省累計對俄進出口額168億美元。近三年,接連邁出三大步。2002年完成23.3億美元,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3.6%,佔全國對俄貿易總額的19.6%,成為名符其實的對俄經貿大省。今年上半年,完成11.1億美元,同比增長20%。
對俄經貿,我省優勢獨具。在地緣、歷史人文、經貿政策優勢之外,雙方還建立起廣泛的公共關系優勢。各個層面對應機制完善,省州際領導人定期會晤機制、對俄經貿科技合作領導小組工作、遠東各州區的中國龍江商會運行卓有成效等等,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緊密關系,更是其他省市望塵莫及。
大力開拓俄羅斯市場,先後在俄境內辦起10多處市場,年銷售額15億美元左右,26萬畝出口基地年出口蔬菜16萬噸,展銷、座談、考察十分頻繁。實施對俄科技合作項目500多個,建立了以省內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的科技合作及產業化、農業、工業、信息中心。
對俄經濟技術合作接連施展大動作。華誠國際公司在俄采伐10年森林,吉信工貿(集團)公司在俄建旅游鞋廠,省電力外貿公司從俄年購電1.2億至1.5億千瓦,哈電站集團與俄合作開發大型燃氣輪機,牡丹江康佳實業公司對俄輸出彩電生產線。另外,省電力投資公司等三家企業與香港得發集團開發林場,中集、華誠和斯達造紙集團聯合籌建紙漿廠,新北方紙漿貿易公司建設紙漿廠,哈爾濱天通房地產開發公司和哈爾濱萬達貿易公司建設建材大市場,這四個正在俄羅斯實施的項目,總投資27.45億元。
俄羅斯是個資源寶庫和新興大市場,它對應著我國或我省的一些『緊俏』概念:天保工程、石油短缺、老工業基地改造、農民增收……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俄羅斯市場也一樣:經貿合作缺乏有效的法律約束和可靠的安全保障機制,交易方式單一,業務運作不規范,效率低,經貿通道和口岸建設滯後。
但辯證地看,當前正是我省開拓俄市場難得的機遇期。俄羅斯加入世貿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打不進這個市場,沒有多少實力的我省企業,憑著多年做強的『軟件』卻可以站穩腳跟。一旦這個市場規范了,談判桌上我們的優勢就可能受到影響。
敢於先吃『螃蟹』的企業,都嘗到了甜頭。東寧吉信公司和溫州達芙妮鞋業合作,去年投資3000萬元,在烏蘇裡斯克創辦了鞋業有限公司,6條生產線日產旅游鞋1.5萬雙。如今,產品暢銷莫斯科,供不應求。面對20多元的批零差,該公司乾脆兼搞零售,並決定年底再上4條生產線,日產2萬雙。寧城公司投資1200萬元,在東寧創建水產品加工廠,原料全部來自俄羅斯海域,投產後年加工海產品3000噸,產值一億元。
市場爭奪戰已經打響。圍繞建築業,日本、韓國企業在遠東地區已經佔有了相當高的市場份額。俄羅斯的石油等資源更被日本看好,不惜花費血本『開搶』。
前不久,商務部副部長張志剛在俄羅斯參加會議期間感慨:『俄羅斯市場給中國企業留下的利潤空間太大了,留下的時間不多了。』王利民副省長多次調研、分析後斷言:『俄羅斯市場有利可圖。』
黑龍江省外經貿廳邊境合作處處長孟林指出,我省企業不該再犯『醒得早起得晚』的老毛病了,只看風險無視商機,我們要通過組織發動、提供市場信息、政策引導和跟蹤服務,把隊伍帶出去,最大限度地調動各類主體發展對俄經貿的積極性,不斷鞏固已有優勢,緊緊把握先入為主的良機。
強壯『軟肋』找准賣點
采訪中,外經貿廳和企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眼下要著力從內外兩方面做好對俄經貿大文章。
第一,多年來,我省邊貿企業習慣於『買俄羅斯貨賣全國』或『買全國貨賣俄羅斯』,自己沒有拿出對路的拳頭出口商品,開拓俄羅斯市場的後勁不強。例如,龍江大客車、星光機械、富錦拖拉機的出口風光一時,可惜早已是『明日黃花』。又如,方便面限於中低檔消費市場,現在正在遭到韓國產品的『追打』。而口岸開通不久的新疆,作大了小小的番茄醬,橫掃中亞五國市場,產量迅速佔到世界總需求量的30%。關鍵還是要群策群力紮緊雙方產業鏈條紐帶,從產業調整和企業培育的源頭上下功夫,孕養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其二,要研究長遠的和導向性的東西,『貿易牽頭,產業跟進』,把黑龍江變成全國有實力大企業開展對俄經貿的『大舞臺』。優勢互補、南聯北進。在俄羅斯閱歷豐富的華誠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和君認為,俄羅斯百廢待興,建設周期長,我們要有長遠眼光。他建議,迅速做大做強對俄經貿,我省企業一定要走『南聯』之路,利用好南方發達地區企業雄厚的資金、品牌、技術、經營管理等優勢,打『組合拳』。『吃獨食』的觀念過時了,要樹立雙贏觀念。否則,幾年後發達國家瓜分俄羅斯『蛋糕』,我們得到的就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