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7日電中國黑龍江省最大的油脂加工企業--九三油脂有限責任公司表示,該省正創建一非轉基因(GMO)大豆的航母型企業,以期在市佔率上能夠同美國和南美轉基因大豆分庭抗禮.
該公司表示,到2004年底,公司將吞並1,291家本地壓榨企業,從而使其年產能提高到400萬噸,佔全國的四分之一.
該公司總經理田仁禮周一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鑒於中國現在已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你要麼去抗爭,要麼等待滅亡."
他說道:"我們僅利用本地大豆生產非轉基因產品.我們有信心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定位置.消費者並不能確定轉基因產品對下一代是否安全."
九三油脂有限責任公司佔耕地400萬公頃,黑龍江省全部103家國有大型農場均歸其所有.
田仁禮稱,黑龍江省未來幾年將提高非轉基因大豆產量40-50%,因較高的回報率激勵農民將玉米改種大豆,並能結合運用更好的技術.
他表示,在中國其他省份,如安徽和河南等亦出現類似的趨勢.
他說道:"未來兩至三年,黑龍江省大豆產量將大幅提高40-50%.在該省達致1,000萬噸是不成問題的.而中國整個產量達到2,300-2,400萬噸也是沒有問題的."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曾預期,2003年大豆產量將達1,650萬噸,與去年產量大體相當.2003/04年作物年度(10月至次年9月)進口將達2,000萬噸,高於今年的1,850萬噸.
**應向農民提供財政支持**
為保護國內豆農的利益,中國一直遏制美國和南美轉基因大豆的進口.今年頭七個月大豆進口較上年同期銳增146.8%至1,227萬噸.
由於裝載大豆的船只在准許卸貨前,被迫滯留中國港口多達40天,華府曾威脅要向WTO申訴.
當被問及貿易問題時,田仁禮稱:"政府並沒有控制大豆進口.中國今年准許進口達1,700萬噸之多,高於國內產量."
他同時亦呼吁政府能對農民提供財政支持,而不是向農民征稅.
田仁禮指:"政府對農民並沒有提供財政援助.相反,卻起到了負面作用."他是指農民所負擔的各種各樣的稅負.雖然北京方面正試圖逐步減少稅項,但農民仍然負擔沈重.
他估算,每公斤大豆所承擔的稅負為0.6元人民幣,大豆每公斤的生產成本為1.4元人民幣左右.
世界銀行預估,富國對農業補貼的支出一年約為3,000億美元.
田仁禮反問道:"我們的農民如何能競爭?發達和發展中國家間存在不公平貿易.發達國家對農民支出了巨大的資金,但發展中國家則相形見絀,對農民沒有如此多的資金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