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大慶9月20日電六屆殘運會各項比賽剛剛進行了3天,僅世界記錄就破了20餘項,而刷新全國記錄對運動員們來說就如同『小菜一碟』。那麼,為什麼殘運會上會掀起破記錄『狂潮』呢?
原來,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近10年來,殘疾人體育活動開展得風風火火,人數不斷增多,水平越來越高。在五屆殘運會上,共有1800多人參加11個項目的角逐,而時隔四年後,參加本屆殘運會的運動員已達3200人,比賽項目也曾加到14大項。在國際舞臺,中國已躋身殘奧會的前六名,並擁有一大批尖子隊員。正因如此,在全國殘運會上頻創世界和全國記錄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二,殘運會的設項與健全人不一樣,按殘疾的程度分很多個級別。比如男子鉛球,殘運會有F11至F60共18個項目,也就是說有18個世界記錄。另外,由於級別分得細,項目多,每項比賽的參加人數就沒有那麼多。這樣,就使得一些項目的起點較低,破記錄也就顯得容易一些。此外,在體制上,很多殘疾人運動員也從『純業餘』向半專業過渡。這就為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在比賽中創造佳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