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出臺新落戶政策 私生子不再是黑戶
2003-10-09 14:04:0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0月9日電2003年9月11日,黑龍江省公安廳向全省推出了50條便民措施,在戶籍管理方面有這樣一條規定:『出生登記落戶不論婚生或非婚生,一律憑出生證明辦理隨父隨母落戶手續,不需要出示其他證明材料。』此舉一公布即立竿見影,第二天,哈爾濱市首個『非婚生子』就落了戶口。

    9月18日,哈爾濱市公安局根據省公安廳的精神,出臺了100條便民措施,對『非婚生子女』落戶問題加以細化———首先拿出生證明到轄區派出所申請,由派出所上報到區公安分局,由分局派出一名戶籍民警協同派出所『管片』民警一同到申請人所住地進行調查走訪,至少要由兩位街道辦事處同志或鄰居出具書面證言,證明孩子是申請人所親生,確實符合落戶條件,方可予以辦理落戶手續。

    近日,記者在香坊公安分局進行采訪時發現,諮詢『非婚生子女』落戶問題的來人、來電一個接著一個。據該局戶政科民警王成軍介紹,消息公布當天,香坊區一下子就上報了幾十個『非婚生子女』落戶的申請,諮詢電話更是絡繹不絕,戶政科的民警們一天到晚光顧忙著接待來訪和電話諮詢了。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分局已為兩名『非婚生子女』落了戶口,另有十餘人正在調查之中。

    采訪中,記者發現,前來諮詢的父母中,除個別年輕的未婚爸爸、媽媽顯得有些避諱外,多數未婚爸爸、媽媽們都十分激動。『孩子沒戶口一直是塊心病啊!』『能給孩子落上戶口可太好了。』幾位未婚父母向記者坦露了自己多年來的苦衷。

    出臺新規定是基於現實社會的迫切要求

    『以前非婚生子女落不了戶,我們也很無奈,我們知道沒有戶口的難處,也很同情,但因為沒有這方面規定,政策又不允許,我們也不好辦。現在有了明確規定,「有法可依」了,該落的就落。』負責戶政工作的民警王成軍高興地說。

    黑龍江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戶政科的戚科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省每年統計人口時,都有很多未落上戶口的孩子,成為「黑人」。多年來我們一直想解決「黑人、黑戶」的問題,但很多地方性法規中有關新生兒落戶的規定及所要求出示的相關材料,在客觀上對「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予以否定,也就是說不予承認,從而使「非婚生子女」落戶成為難題。這次黑龍江省公安部門明文規定「非婚生子女」落戶只要有出生證明就可以,不再索要其他材料,實際上是等於承認了「非婚生子女」的身份。』

    『之所以出臺這一規定,主要是考慮到必須面對大量「非婚生子女」出生的這一社會現實,更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這些孩子擁有合法的公民權,健康成長。所以,盡管社會上對「非婚生子女」仍存有偏見,對為他們落戶還持有異議,但我們必須要勇於承認現實,勇於面對現實。因為孩子是無辜的,不該讓他們剛一出生就背負父輩的過錯。』

    孩子無辜,法律應該保護

    『給私生子落戶,這不是鼓勵「包二奶」生孩子嗎?』『這下搞婚外戀的可就更無所顧及了。』

    哈市社科院研究員、婚姻問題專家姜歐指出:『給「非婚生子女」合法落戶,引起社會爭議是可以理解的。這樣做可能會使非法生子更加有恃無恐。但為「非婚生子女」落戶,並不意味著承認非法婚姻,更不能說是鼓勵「包二奶」和非法同居。以前是以不給「非婚生子女」落戶作為懲罰手段,但如果「私生子」已經出生了,那麼必然是同居、「包二奶」等事實已經發生,即使不給「非婚生子女」落戶,也改變不了客觀現實,反而會使那些成為「黑戶」的孩子承受過重的心理負擔和不該有的社會歧視。』

    我國《新婚姻法》第25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早在1994年,我國新婚姻法頒布之際,就有資深律師就有關『非婚生子女』問題提出:新婚姻法草案中雖然強調了應該保護『非婚生子女』的權利,但具體如何保護?『非婚生子女』的落戶、入學、就業等問題如何解決?也應進入立法程序。然而這一建議在當時未被采納。

    對此,哈市東旭律師事務所的王主任認為:『既然「非婚生子女」已經獲得了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權利。就應該在落戶、昇學、就業等方面一視同仁。不管是婚生還是非婚生的孩子,只要出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就應該受法律保護,這是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權的尊重。』

    二十多歲的大小伙子還一直是個『黑戶』

    20多年前,還是紡織廠女工的呂顏芬,與一名年輕英俊的男子相愛了。一次浪漫的約會,他們偷嘗了禁果。不久呂顏芬發現自己懷孕了,當她把消息告訴戀人後,那男子竟留下一封信,不辭而別,去了外地。『小芬,你等我,等我在外面站穩了腳,就回來接你和孩子。』『我一定要等他回來!』———癡心的呂顏芬信守著自己的諾言,苦苦等候了21個年頭,與她一同品嘗苦果的,還有和她相依為命的兒子曉強。由於父母沒有結婚,曉強生下來就是個『黑戶』,並始終沒有戶口本,上學一直是『議價生』;由於成人後沒有身份證,高中畢業兩年的他一直找不到正式工作。只好蹬三輪車、賣報紙,靠乾苦力掙點錢維持母子倆的生活。同時,沒有身份證的曉強還不敢外出,一次,他因家裡有事去了外地,險些被當作『盲流子』收容。令呂顏芬更加擔懮的是,『兒子這輩子總不能不娶媳婦吧,可即使戀愛了,作為一個「黑戶」咋登記結婚呢?』

    9月16日,管片民警把呂顏芬兒子曉強申請落戶的材料上報到分局。26日,她被告知:已經調查審批完畢。『十·一』過後,曉強就將有戶口了。聽到這個消息,呂顏芬高興得立刻打電話告訴家中的兒子。

    『二奶』媽媽一時糊涂無辜兒子3年沒有學籍

    李雪出生於哈市郊區一戶農民家庭。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只身來到廣州一家香港公司打工。年輕漂亮的李雪很快得到香港老板的『青睞』,而李雪竟也相信了年過半百的老板的花言巧語,甘心當起『二奶』,一心等老板離婚後與自己結婚。但沒多久,風流成性的老板就喜新厭舊。為了留住老板,李雪使盡渾身解數,終於偷偷地懷上了老板的孩子,以為這樣就能牽制住老板。沒有想到,1994年,老板和他的公司突然人間蒸發般地在廣州消失了,買給李雪的房子也被銀行抵債。

    懷抱襁褓中的兒子,舉目無親的李雪只好一邊變賣『家當』,一邊打工維持生活。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兒子因為沒有戶口而被學校拒收。李雪只好將兒子送進一所私立學校。只讀了一年,由於付不起高昂的學費,兒子又經常受其他孩子的欺負,2002年,心力交瘁、不堪重負的李雪只好帶著孩子回到哈爾濱。然而,回來後,兒子上學還是最大的問題,算轉學沒有學籍,只好重讀一年級,可因為沒有戶口,所有學校都不願意收,最後,外公外婆幾乎是磕頭作揖,外孫子纔進了一所學校『借讀』,但孩子至今沒有學籍。

    當他們知道孩子終於能落上戶口了,激動地說:『這下孩子上學就不用愁了!』

    新聞背景———

    由於人類對婚姻關系以外的兩性行為的道德譴責,『非婚生子女』一直被稱為『私生子』,以這種身份出生的孩子,往往會受到來自社會的歧視。

    在我國,對『非婚生子女』的戶籍管理一向是十分嚴格而明確的———即父母沒有結婚證,子女就無法落戶口。於是,有許多這樣的孩子因為落不上戶口而成了『黑戶』,並由此直接影響到入托、上學、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並隨著『非婚生子女』的不斷增加而愈演愈烈,成為一個不小的社會問題。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