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企業響起『藍領』人纔警報 黑龍江將實施高技能培訓工程人纔
2003-10-17 09:20:5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7日電近幾年,齊齊哈爾一重集團引進大批數控機床後,急需80名數控機床操作員。有些自稱是企業技術骨乾的應聘者居然連圖紙都看不懂,最終沒有一名合格者,企業的正常生產受到影響。

    由於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我省一些企業不能實現滿負荷生產,出現了產品有訂單、生產缺技工的尷尬局面,一些項目只能拿到外省去生產。

    記者曾到哈爾濱建成機械廠采訪省勞動模范武永合。這位在工業戰線奮戰了幾十年的老勞模對工廠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真誠。然而當他病體虛弱時,卻無法離開工作崗位。沒有人接過他手中的那把焊槍。

    高技能操作人纔告急!當前,諸多企業急切地發出呼喚。據對我省25戶重點企業調查顯示,25戶企業中高級技術工人應在4萬人左右,實際僅為2.8萬人,這部分人中還有相當數量人員是靠工齡長短、工資收入套定技術等級。如果考慮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因素,中高級技術工人總量缺口將更大。

    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必然涉及到就業結構的調整。結構優化和產業昇級最終都要依靠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的技術工人。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需要職工提高技術水平和掌握新的技能。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工人亟待提檔昇級。

    現實的情況是,我省高技能操作人纔匱乏。據對我省25戶重點企業調查顯示,這些企業現有技術工人中,高級技術工人總量偏低。初級工、中級工和高級工的比例為4.3:3.2:2.5,形成了『金字塔』型結構,與公認的『紡錘』型合理結構相差甚遠。尤其是高精尖技能人纔嚴重匱乏。全省技師、高級技師僅是技術工人總量的6.1%%,其中,掌握高新技術的高技能人纔更加缺乏。老工業基地振興,面臨著人力資源的危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技校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當技術工人不再是一種榮耀,技校也由此『日落西山』。技校真得由此被『打入冷宮』?

    為此,我省將實施高技能人纔培訓工程。首先啟動全省機電高級技工培訓項目,力爭通過3 5年的努力,使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數量和比重有明顯提高,建立一支以中級工為主體,高級工為骨乾的隊伍。『十五』期間我省職工隊伍中級工比例應達到60%,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比例要達到12%。

    在培養復合型人纔和實用型人纔的過程中,技工教育作用重要。技工教育是國家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技術技能人纔的重要基地。目前,我省有技工學校147所,從整體情況看,學校規模小、層次低、布局不合理,因此日子並不好過。

    但無論怎樣,技校趕上了一個好時候。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有關人士透露,我省將根據就業和再就業需要,對全省技工學校布局進行合理調整,適當壓縮學校數量,提高辦學層次,打造品牌專業。面對部分技校資源閑置的狀況,勞動部門還將引導和鼓勵技工學校與就業訓練中心及其他職業培訓機構組成聯合體,使培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秦玉德在全省就業培訓工作座談會上明確表示,要充分發揮企辦技校的資源優勢,為社會培養實用人纔,招生困難的可改為職工培訓中心。對未列入財政預算且資金無保障、連續三年不招生或招生數量很少的技工學校,可通過聯合、分離、轉制、撤銷等方式進行重組。

    專家認為,技校自身也需要不斷進行提檔昇級『隨行就市』。尤其是在目前的情況下,要根據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對技能人纔的需求,靈活調整專業設置,特別要在培養高精尖、科技含量高的實用型人纔上下功夫。與此同時,要注意擴展技工學校的技工教育的功能,把技工學校建設成集職業需求預測、職業培訓、職業指導、職業技能鑒定、職業介紹於一體的多功能的綜合基地。走這條路,技校不僅能活下來,還能火起來。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