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五常市一農技站賣假農藥 幾十畝西瓜絕產
2003-10-18 05:40: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8日電 五常市牛家鎮農民王亞學怎麼也沒有想到,當了幾年西瓜大王的他,竟然在一個風調雨順的年景遭遇了西瓜秧長斑、西瓜腐爛的瓜害,幾十畝西瓜幾乎絕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餘元。他懷疑所施用的農藥有問題,開始為自己的損失討說法。近日,他和另外一位與他經歷相同的瓜農終於等來了判決:農技站銷售的是假農藥,相關責任人、責任單位向瓜農作出賠償。
 
   1998年春天,五常市牛家鎮瓜農王亞學種了56畝西瓜。為防病害,他在牛家鎮農業技術服務站賒購了殺毒礬農藥16公斤,又在農藥個體戶趙凌玉和蘇繼山處分別購得殺毒礬農藥6.6公斤和8.3公斤。當時,藥品的外包裝上注明生產單位是瑞士山德士化工有限公司,並由下屬的遼寧省東港市農藥廠分裝,生產日期為1998年2月18日。由於對進口農藥的效果一直感到放心,王亞學便按操作要求施了藥。不久,西瓜秧便開始長斑、枯死,果實長斑、腐爛。盡管王亞學從未放棄過對瓜田的管理,但是收獲之後,他僅收入了7000元,瓜地直接經濟損失達10萬元。

    遭遇瓜害的不止王亞學一人。瓜農劉仁勝更慘,他當年的16.1畝西瓜僅賣了200餘元。兩人幾經思考,對共同施用過的殺毒礬農藥產生了懷疑。次年5月8日,王亞學與劉仁勝將『殺毒礬』藥樣送到國家農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驗。檢驗結果為『可濕性粉劑中代森錳鋅含量為49%,唑烷酮含量小於0.01%』,低於外包裝上注明的標准。兩人認為,農藥不達標是造成西瓜幾乎絕產的原因,於是聯名將牛家鎮農技站和個體戶趙凌玉等告上法庭。

    2001年1月9日,哈市中級人民法院到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復檢,結論令人驚訝:山德士公司早在1996年就與汽巴公司合並為諾華農化(中國)有限公司。這表明,市場上根本不會出現1998年生產的山德士公司農藥,山德士公司在農業部的登記證號早在1991年就失效了。同期,諾華公司經過檢驗,王亞學送來的藥樣是假農藥。

    五常市人民法院認為:被告牛家鎮農業技術服務站、趙凌玉、蘇繼山銷售假農藥,造成王亞學、劉仁勝遭受巨大經濟損失,依法應予以賠償。近日,法院作出判決:牛家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及趙凌玉等人賠償王亞學、劉仁勝經濟損失、檢測費、交通費共計86393.43元。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