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電 哈醫大一院皮膚科專家楊維玲教授在她參與的一項尋常型銀屑病誘因的研究中發現,家庭居住環境因素如家庭住房朝向、樓層、住房面積大小與銀屑病發病密切相關。
這項研究所收集的尋常型銀屑病例223例,都是到哈醫大—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銀屑病患者。多數患病居民都是住在一層或地下室、或平房、或容易潮濕的樓層,而住在二層樓以上患病的,基本都是臥室不在陽面,而是在陰面。此外,居住房間小、通風換氣差也是導致尋常型銀屑病發病與復發的重要因素。
楊維玲教授介紹,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皮膚病,其病因與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秋冬季節銀屑病容易復發和加重,大部分患病者對此比較注意防范,但對家庭居住環境的潮濕對銀屑病影響卻往往被忽視。
對此,楊維玲教授說,長期處在潮濕環境中,皮膚容易浸潤、糜爛,有利於大量細菌在皮膚上繁殖,引起皮膚感染而發病。因此,市民在選擇住房時,應盡量避免樓層潮濕的房子,最好在地上二層以上,臥室要選擇陽面,而且房間的使用面積要大,通風要好,以減少銀屑病的發生。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