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1月16日電窗外寒風習習,室內溫暖如春。摸著家中燙手的暖氣片,哈爾濱市年近七旬的低保戶曲秀芹說:『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住進這暖屋子啊!』
哈爾濱地處北緯44度至46度之間,每年供暖期長達半年,是我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供暖期最長的省會城市。
為保證城鎮困難群體過冬取暖,自2001年以來,哈爾濱市不斷完善困難群體取暖保障辦法,對家庭成員均無職業的『低保』對象、民政定補優撫對象、失業救濟人員和國有福利企業盲人、重度殘疾人,取暖費全部由財政負擔。
哈爾濱市供熱辦主任張國棟說,近兩個取暖期,全市共發放熱費專項補貼資金3700餘萬元,有近4.4萬戶困難群眾從中受益。今年,市裡擴大救助范圍,對國有關停、破產企業的離休人員和進入社保領取養老金的國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單位承擔的90%熱費,國有福利企業殘疾職工單位承擔90%熱費的一半,由同級財政承擔。
在哈爾濱市經貿委電力辦公室,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為一些困難企業辦理領取救濟煤的手續。電力辦主任史殿強說,這些企業大多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或是進入了破產程序,但仍然承擔著職工家屬區供熱。為保證按時開栓,除企業自籌燃煤外,市經貿部門通過多方協調,今年共為困難企業解決燃煤10萬噸。
來此辦理運煤手續的哈爾濱第二亞麻廠副廠長關金舉說:『這可真是雪中送炭,幫助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
在停產企業哈爾濱林業機械廠家屬區,職工們普遍反映,今年供暖好於往年,室溫基本上能達到政府規定的零上16攝氏度,有的還達到20攝氏度以上。退休工人聶志先說:『政府和企業沒有忘記這些老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