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現場會就要在現場開 黑龍江煤礦礦長集體下井開會
2003-11-17 07:20:12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1月17日電日前,黑龍江省七臺河礦業(精煤)集團公司六大煤礦和該市裡一些鄉鎮煤礦,迎來了2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主要大型煤炭集團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以及各省、市、區煤礦安全生產監察局的有關負責人及市縣長。他們是專門來此參加全國煤礦安全質量標准化現場會的代表。

    現場會就要到現場開。煤礦的現場在井下。數百名礦長、安監局長集體下井,是一件新鮮事。

    上午8時剛過,在七煤集團新興煤礦,幾十名代表就全部變成了一副礦工的打扮:一襲礦工作業服,長統靴,安全帽,礦燈,自救器,一樣都不少。記者也和他們同樣打扮一同下井。戴上安全帽再加上礦燈後,感覺頭頂上沈甸甸的,穿上長統靴,腳下也感覺到了分量。

    記者曾兩次下過井,但坐著鋼帶運輸機下井還是第一次。斜著往井下緩緩行進,要下到400米深的地下。乘坐這種鋼帶機,必須一個一個上,每人間隔2—3米距離。記者正好坐在大同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彭建勛和開灤集團公司總經理鍾亞平的後面,雖然巷道內燈光昏暗,但這些每月下井十幾二十幾天的煤礦老總,對這裡的一切依然看得那麼認真。他們摘下頭頂上的礦燈,拿在手上,對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東照照、西看看,上瞧瞧、下瞅瞅。他們把燈光打在了巷道的洞壁上,打在了有粗有細的排水管上和五線譜式的電纜上,打在了右側的排水溝裡和左側的人行臺階上,連每一條安全標語都不放過。

    從800米長的鋼帶機上下來,又坐上了另一條1200米的平面運行的鋼帶機,下來再走200米,就到了井下中央變電所和中央泵房。這裡是井下指揮中心,各項設施井井有條。這裡燈火通明,就如同在地面一般。代表們揭開防火沙桶上的蓋子,看看裡面的沙子是否符合標准;查查滅火器的生產日期是否過期。

    再坐上號稱『井下小火車』的人車前行3600多米,終於到了掘進工作面的盡頭。從出發地到這裡,我們換了3種井下交通工具,已走了5公裡多路。

    後來記者有機會跟彭建勛和鍾亞平聊了起來。他們是行家,彭建勛指著正在掘進的巷道上面的條紋告訴記者,這是光面爆破,很平滑光整,一次成巷,比較經濟。記者問他們常常下井為何還要在這裡下井?他們說,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對自己的管理有啟發。

    我們從豎井坐罐籠(直梯)昇井。為保證安全,每梯限乘35人。電腦控制,自動報警。據了解,礦工下井走的也是我們剛纔走的這條線路。也就是說,在這裡工作的職工,生產條件和工作條件已相當不錯。代表們認為,如果全國的煤礦都做到這樣安全質量標准化,安全生產就將大為好轉。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