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第一次『下海』 黑龍江省雜技團走出去請進來的啟示
2003-11-17 15:20:4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1月17日電近日,省城哈爾濱的演出市場被『雜技』攪熱了一番。由黑龍江省雜技團承辦的,朝鮮人民軍(牡丹峰)雜技團在中國的商業巡演,把哈爾濱作為最後一站。5場演出讓觀眾飽了眼福的同時,也讓省雜技團體會到了闖市場的甘和苦。

    1、搶佔先機

    近年來,包括黑龍江省雜技團在內的國內許多的雜技專業表演團體,都把目光盯在了國外,長年活動於國際賽場和國外演出市場上,很少在國內演出市場上露面,國內的演出市場一直處於冷淡狀態。去年,省文化廳多次提出:省直院團對藝術產品的經營上,要用『兩條腿走路』,大膽嘗試『買進來、賣出去』,省雜技團為搶佔先機,將目光鎖定在朝鮮雜技團。該團是一個長期封閉訓練、技藝嫻熟、表演精彩的團體,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們除參加各種比賽外,一般不作外演,有神秘感,並且價位低,風險小,正適合經營。經多次考察和協商,他們同朝鮮雜技團簽訂了來華巡演的合同。

    2、市場中『學藝』

    非典時期,好多演出被迫推遲,但合同已經簽訂,不做就要賠付,還要造成國際影響,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就是『拼』。省雜技團的管理營銷人員綜合實際情況分析之後,決定采取低價位、多場次銷售的戰術。他們三赴上海,兩下河南,以上海為龍頭,聯合『江、浙、滬』為三位一體,形成小的演出范圍;再以中原河南鄭州為依托,影響鄂、豫、皖,形成川、鄂、豫、皖、贛、蘇、滬、浙的演出路線。最後劃定了河南、浙江、江蘇、上海、江西、黑龍江六省(市)為自己演出地的活動范圍,訂立演出合同30多場(次),取得朝鮮雜技團來華演出的階段性勝利。

    3、開了個好頭

    2003年9月,朝鮮雜技團一行48人和省雜技團的管理營銷人員,來到中國巡演的第一站鄭州。河南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尤其是雜技藝術發展迅速,雜技團體眾多,鄭州雜技團就是多次獲得國際、國內金獎的團體,雜技在這裡不好演。針對這一情況,省雜技團找到了當地一家有著極其豐富的市場營銷經驗的演出公司,進行了合作。

    26日下午4點,朝鮮雜技團來中國巡演的首場演出正式拉開帷幕,鄭州雜技館內座無虛席,800多盞現代化燈光把整個館內映照得奼紫嫣紅,朝鮮演員的看家節目,贏得全場雷鳴般的掌聲……有人統計,在一個多小時的演出中,觀眾鼓掌達120次之多。關心民團長和省雜技團演出公司的營銷人員,幾乎都是流著熱淚看完演出的,第一次下海,就取得這樣的成績,不容易。

    4、圓滿的句號

    看來,只要宣傳運作得當,貨真價實就能贏得市場。從鄭州開始,演出每到一地,省雜技團都找當地一家成熟的演出公司合作,一切組織、宣傳和售票工作,都由對方負責。這樣的商業演出,不僅票房看好,還同時引起了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和中國雜技界的廣泛關注:上海市人民政府『國際文化藝術節』組委會,破例把朝鮮雜技團列為『藝術節』演出序列,並向該團贈發了演出紀念獎;江西省井岡山市人民政府,邀請該團參加該市『旅游節』的開幕式……

    至此,省雜技團經營『朝鮮雜技團在中國巡演』的行動,已經基本上獲得成功。9月22日至11月9日,他們在我國進行了為期49天的商業性巡回演出,先後輾轉於6省(直轄市)十幾個大中城市,演出近20場,觀眾達8萬人(次),行程約14000多公裡,演出總收入60多萬元。

    5、回過頭來看差距

    按照中朝雙方的約定,哈爾濱是該團來華演出的最後一站,而這幾年哈市的演出市場一直處於冬眠狀態,這無形中給省雜技團帶來很大的壓力。針對哈市演出市場尚不成熟的具體情況,他們決定采取團體售票和窗口售票相結合的方式。營銷人員兵分兩路:一部分人員深入效益好的企事業單位以及鮮族人密集的團體進行營銷工作;一部分人針對各大專院校的留學生以及中國學生,進行促銷和市場的培育。經過努力,朝鮮雜技團在哈爾濱的演出也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連續5場的滿場演出,是近期哈爾濱演出市場上前所未有的。

    回過頭來看差距,關心民感慨地說,我省的演出市場不很景氣,一方面是經濟比較落後的原因,更大的原因還在於我們對觀眾群體的培育遠遠不夠。他們在全國其他城市的演出,都是同當地很成熟的演出公司合作,這也是票房的直接保證。而只有在哈爾濱,他們是自己走出去推銷的,這說明我省的演出市場還不夠成熟,同人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