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1日電 昨天,哈爾濱市下了入冬以來的一場大雪,室外溫度也早已降到零攝氏度以下。但在中午放學前,許多中小學校門前擠滿了來為孩子送飯的家長。不辭勞苦的『送飯大軍』表示,自己日日奔波,孩子也吃得著急,什麼時候孩子能在學校吃上放心的午餐,他們纔能安心地『撤軍』。
昨天11時10分左右,當記者來到哈市經緯小學和113中學門前時,雖然距離放學還有一段時間,但已有近30位家長手拎飯盒,冒雪站在學校大門外等待。孩子已上初二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從孩子上小學起,她就開始每天中午給孩子送飯,這一送就是7年,而且風雨無阻。因為考慮到下雪,路不好走,家住友誼路的王女士今天比平時提前20分鍾從家出發。王女士告訴記者,這一路上她心裡就想著一件事:『慢慢走,千萬別摔跤。要是摔跤也先摔自己,一定不能把飯盒摔壞了,要不然,孩子就吃不上中午飯了。』
11時20分,哈市香坊小學校的學生們紛紛跑出教學樓,幾十名孩子從送飯的家長手中接過飯盒便急匆匆地跑回樓內。還有些學生直奔校門對面的『中大』超市,超市門前的油炸肉串和麻辣燙攤床一下子熱鬧起來,還有的孩子從超市買一個面包邊吃邊往校園走。據該校的一位老師介紹,學校的食堂備有午餐,3元一份,今天是揚州炒飯和湯,平時是3菜1湯。但是,現在的孩子對飯菜要求很高,在食堂吃午餐的只佔一少半。
當中午的下課鈴聲響起時,哈市清濱小學校門前已經有大約100多名捧著保溫飯盒給孩子送飯的家長。他們手中捧著的飯盒都被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有的家長怕飯涼了,甚至把飯盒揣在懷裡。一位學生家長說:『學校的食堂是教師食堂,只給孩子熱飯,但熱過的飯就不好吃了,只好每天做好給孩子送來。』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太太告訴記者,她的孫子今年上小學3年級了,她每天都來給孩子送飯。老人說:『給孫子送飯再累我也沒怨言。但是,大冷天的,看到孫子這麼跑進跑出地接送飯盒,也吃不消停。如果孩子能在學校吃上好吃、有營養的午飯,那就好了。』
據了解,哈市市區400所中小學校中有100餘所設有食堂,但其中各項指標完全『達標』的僅10家左右。
據哈市教育局有關人士介紹,為規范學生就餐衛生,今後哈市不再鼓勵學校自辦食堂。學生營養午餐將主要由經過省級政府部門批准的配餐單位供應,由家長自主選擇配餐單位。
昨天11時10分左右,當記者來到哈市經緯小學和113中學門前時,雖然距離放學還有一段時間,但已有近30位家長手拎飯盒,冒雪站在學校大門外等待。孩子已上初二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從孩子上小學起,她就開始每天中午給孩子送飯,這一送就是7年,而且風雨無阻。因為考慮到下雪,路不好走,家住友誼路的王女士今天比平時提前20分鍾從家出發。王女士告訴記者,這一路上她心裡就想著一件事:『慢慢走,千萬別摔跤。要是摔跤也先摔自己,一定不能把飯盒摔壞了,要不然,孩子就吃不上中午飯了。』
11時20分,哈市香坊小學校的學生們紛紛跑出教學樓,幾十名孩子從送飯的家長手中接過飯盒便急匆匆地跑回樓內。還有些學生直奔校門對面的『中大』超市,超市門前的油炸肉串和麻辣燙攤床一下子熱鬧起來,還有的孩子從超市買一個面包邊吃邊往校園走。據該校的一位老師介紹,學校的食堂備有午餐,3元一份,今天是揚州炒飯和湯,平時是3菜1湯。但是,現在的孩子對飯菜要求很高,在食堂吃午餐的只佔一少半。
當中午的下課鈴聲響起時,哈市清濱小學校門前已經有大約100多名捧著保溫飯盒給孩子送飯的家長。他們手中捧著的飯盒都被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有的家長怕飯涼了,甚至把飯盒揣在懷裡。一位學生家長說:『學校的食堂是教師食堂,只給孩子熱飯,但熱過的飯就不好吃了,只好每天做好給孩子送來。』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太太告訴記者,她的孫子今年上小學3年級了,她每天都來給孩子送飯。老人說:『給孫子送飯再累我也沒怨言。但是,大冷天的,看到孫子這麼跑進跑出地接送飯盒,也吃不消停。如果孩子能在學校吃上好吃、有營養的午飯,那就好了。』
據了解,哈市市區400所中小學校中有100餘所設有食堂,但其中各項指標完全『達標』的僅10家左右。
據哈市教育局有關人士介紹,為規范學生就餐衛生,今後哈市不再鼓勵學校自辦食堂。學生營養午餐將主要由經過省級政府部門批准的配餐單位供應,由家長自主選擇配餐單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