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1日電 今年,哈爾濱市香坊區向陽鄉石槽村的農民楊景春徹底告別了耕作的生活,專心當上了農民經紀人。每到秋菜上市季節,他就走南闖北發名片聯系客戶,或上網尋找買家,一年賺了幾年的錢。目前,香坊區已有一萬餘名農村勞動力得到有效轉移,佔全區農村勞動力近四成,年創收近6000萬元。
香訪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二、第三產業,拓寬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途徑。目前,全區各類專業市場已經發展到24處,年實現交易額12億元,為轉移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有效載體。
利用新香濱、新成、紅旗等3個朝鮮族聚居村的親緣地緣優勢,擴大韓、日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勞動力輸出,目前這3個村有超過半數的勞動力在國外打工,幾乎家家都有勞動力輸出,其中,新成村的高萬龍一家五口,有四口在韓國打工,每年都能賺回十多萬。此外,該區還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勞動力就業中介組織,逐步形成了包括就業信息、諮詢、職業介紹、培訓在內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目前全區不到3萬名農村勞動力中有1.1萬人脫離了農業生產,佔勞動力總數的38.5%,年轉移勞動力創收5815.5萬元。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