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3日電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日前出臺《哈爾濱市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將於明年年底全市事業單位實行全員聘用制。屆時,事業單位的『鐵交椅』、『鐵飯碗』將成為歷史。連日來,此事成為教育、衛生等系統的熱門話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哈市的事業單位的改革已進行了多次,但都是零打碎敲,沒有觸及到深層次上的矛盾。這次改革對體制做了大手術,不僅實行用人全員聘用制,而且在分配制度改革、產權改革、機構改革、財政供給制度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徹底的『綜合配套改革』,事業單位將以一個全新的面孔出現。
記者采訪了一些學者,他們認為,哈市此次大手筆的動作,將對政治體制改革帶來深遠的影響,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哈市事業單位有8000多個,在職22萬人。方案出臺的消息傳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哈爾濱市124中學教師董國強對記者說,老師們知道方案後,有壓力也有動力,都在開始謀劃如何提高自身責質,迎接挑戰。
據悉,哈市首次向社會招聘優秀人纔加盟教師隊伍改革舉措從1日起啟動。報名時間是12月1日至2004年2月22日。
《方案》解讀實行全員聘用制
《哈爾濱市事業單位改革方案》規定,在用人制度改革方面,哈市事業單位將實行全員聘用合同制、公開招聘制、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實行人事代理制等。在2004年年底前,全市事業單位(屬於實施范圍的)都要實行人員聘用制度,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破除乾部職務終身制。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和新組建事業單位聘用人員,除涉密和政策性安置人員外,原則上都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有條件的地區、部門和單位要逐步推行人事代理制度,未聘人員和新進人員要全面實行人事代理制度,實現單位人向社會人的轉變。按照以單位或行業內部消化為主等原則分流安置富餘人員。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分流安置政策,為未聘人員創辦經濟實體或進入企業提供優惠條件,引導、鼓勵未聘人員面向基層、農村和中小企業就業或自謀職業。擴大分配自主權
《方案》就分配制度改革規定,擴大事業單位的分配自主權。充分發揮工資總額的調控作用和工資分配的激勵作用,逐步建立重實績、看貢獻、向優秀人纔和關鍵崗位傾斜的分配激勵機制。哈市將改革工資總額管理方式,對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實行靜態工資總額包乾,重新分配工資總額比例不低於50%;對財政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實行動態工資總額包乾;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的辦法(不含行政性收費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內部將實行以崗位工資為主體的多種分配制度,可按崗位、業績和貢獻拉開分配檔次,也可根據受聘人員的崗位性質和實際情況,區別不同對象實行年薪工資、崗位工資、項目工資、課時工資、協議工資、科技成果轉化提成、科技成果入股工資、高薪工資等多種分配制度。可探索資本、信息、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形式,充分體現優秀人纔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