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7日電從人們記憶中童趣盎然的打雪仗,到如今就要盛典開場的潑雪節,一張嶄新的冰雪文化名片讓哈爾濱冰雪旅游漸入佳境。
20年前,哈爾濱冰雪節開鑼唱戲,冰城之名不脛而走;5年前,黑龍江滑雪節拉開大幕,作為省會的哈爾濱成為國內冬季旅游第一熱點城市;今年,策劃中的第一屆潑雪節就要走上前臺,它能給期待中的冰城人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近日,記者采訪了這一活動的創意者和組織者,對潑雪節全程揭秘。
一個絕妙創意
『太好玩了,真帶勁!』———12月5日中午,哈爾濱太陽島公園內,一群上海游客在雪地裡嬉戲打鬧成一團。他們身著五顏六色的各式民族服裝,人手一只柳編的小簸箕,揚起地上潔白的積雪,歡快的笑聲和叫喊聲夾雜著紛揚的雪花回蕩在園中。
『這樣玩雪太過癮了。』多年未回故鄉的游客周先生說:『這讓我有回到童年的感覺。』周先生穿著一件蒙古袍,身上沾滿了雪,頭上冒出滾滾熱氣,連眼睫毛上也掛上了冰霜。
包括周先生在內的12名上海游客可能自己並不知道,他們是第一批參與哈爾濱首屆潑雪節預演的幸運者,和他們一起在雪地狂歡的是哈爾濱老年模特隊的成員。
『再過幾天,潑雪節就要開幕了。』太陽島公園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說:『這是今年哈爾濱冰雪旅游活動的秘密武器。『
11月中旬,籌備中的哈爾濱太陽島雪雕博覽會爆出一條驚人消息———今年的冰雪節期間還將誕生一個與雪有關的新節日———潑雪節。
潑雪節,這個名字很親切。仿佛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哪個東北的孩子沒有打過雪仗,讓紛揚的積雪做武器;又有哪個成人不渴望重溫那段童趣,在潔白的雪地上撒點野。潑雪節,這個日子讓人神往。
舉辦潑雪節的提議者是哈爾濱市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阿成。11月10日,在哈爾濱市文聯召開的哈爾濱『雪博會』專家學者研討會上,阿成提出在『雪博會』上舉辦潑雪節,『南方有舉世聞名的潑水節,北方創辦新興的潑雪節,南北呼應,讓水以立體之姿唱響世界。』
阿成的這一創意受到哈爾濱市政府的重視並得到批准。於是,今年將在太陽島風景區內舉辦的第16屆雪雕藝術博覽會上又添了一個別出心裁的新內容———哈爾濱首屆潑雪節。
文聯的專家學者們建議,要把潑雪節作為哈爾濱冰雪旅游的又一重頭戲來設計,在太陽島設立六道雪門,它既象征雪花的六個角,又象征著六六大順的吉祥祝福。這六道雪門分別為幸福門、健康門、吉祥門、歡樂門、友誼門、歡送門。除了六道雪門,還要修建一處雪趣園,在雪趣園中,開展潑雪、搓雪、團雪、滾雪、融雪等六種與雪有關的活動。
為了配合潑雪的主題,學者們還建議,要特制一批工具和服裝。為使潑雪不至於將雪弄到脖子裡,特意設計制作具有北方特色的潑雪服,帽子要設計成野獸的頭,增加野趣。此外,還有為潑雪而特制的小簸箕,用柳條手工編制。
12月5日,記者就哈爾濱市文聯的這一建議向『雪雕園』方面求證,但得到的答復是:『潑雪節的具體內容尚屬保密』。盡管業內人士目前尚不肯透露怎個『潑』法,但從這活潑的字眼裡,不難想像其間的無窮樂趣。
『潑雪節將成為繼冰雪節、滑雪節之後哈爾濱市冰雪旅游的又一張新名片。』哈爾濱市文聯主席梁夢陽說:『三「節」鼎立,冰雪旅游好戲連臺。』
一段美麗傳說
每一個絕妙創意的背後常常有一段美麗的故事,潑雪節也不例外。
『關於潑雪的最早記載是黑土地上女真族部落的一個動人傳說。』5日,哈爾濱市作協副主席、作家唐飆饒有興致地向記者講述了他在民間采集到的一個有關雪花姑娘的故事———
松花江像溫柔秀麗的少女,款款地流過富饒的黑土地。她的身邊居住著勤勞勇敢的游牧民族———女真族,他們追逐光明,崇尚白色。相傳很久以前,松花江兩岸每到秋末冬初之際,大地乾裂、瘟疫盛行,染上瘟疫的人畜非死即殘,部族人深受其害。部族裡有六個叫依爾哈 女真語花朵的意思 的姑娘,她們美麗、善良、智慧、勇敢。在一個夜晚同時夢到了天神的指點:『這種瘟疫,只有長白山上的六角雪花能鎮住。』
為了解除族人的痛苦,六姐妹不畏艱險,經歷了千辛萬苦到了長白山天池,在這裡見到了部族的神祖撮哈佔爺。撮哈佔爺說:『六角雪花乃亙古奇寶,在天池最深處,要想得到它必須犧牲生命』。部族人痛苦的表情縈繞在六姐妹的眼前,痛苦的聲音回蕩在她們耳畔,她們挽起手臂,毅然地躍進了長白山天池。六條美麗的身軀綻放出六朵絢麗的浪花,旋即化作天池碧水,水面上浮現出六個靈光閃閃的水泡,匯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大氣泡,久久不散,氣泡裡六張俏麗的面龐,六雙乞求的眼睛讓撮哈佔爺心痛,他長嘆一聲說:『我可憐的依爾哈,這裡根本沒有什麼六角雪花,你們就是六角雪花。』於是神祖吹了一口仙氣,那色彩斑斕的氣泡登時飛起來化作無數六角雪花,紛紛揚揚落在松花江兩岸。
雪花使乾裂的土地得以滋潤,肆虐的瘟疫滅絕了,人們承接著、擁抱著、親吻著六角雪花,人們都說雪花就是六個依爾哈。六瓣雪花分別象征著吉祥、安康、幸福、歡樂、富裕、純潔。從此,每逢瑞雪降落,人們就捧著、揚著、灑著、潑著,互相祝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同時喊著撒迪勒乾 女真語吉祥之意 。這種潑雪活動也就傳了下來。
一枚文化符號
『從傳說到節日,潑雪節被賦予了文化符號的象征意義。』唐飆說:『這是一個屬於黑土地的獨特文化,豐富它的內涵會為冰雪旅游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應。』
唐飆說,在北方,雪是豐收吉祥的象征,雪是純潔友誼的象征,冬日的大雪,預兆著來年的豐收康樂,北方一場冬日的大雪,會把病魔和陰霾壓住,雪文化是北方百姓千年傳承的傳統文化。以瑞雪的吉祥為契機,創辦『潑雪節』,為傳統的雪博會游園增加了動感,讓游人在參觀引人入勝的冰雕雪塑的同時,參與雪的活動,充分體驗雪的文化內涵。
唐飆認為,玩雪是北方冬季的文化傳統,打雪仗、滾雪球、堆雪人、滑雪橇等娛樂,古已有之,在唐代,中國的『冰雪活動』就有較大規模的開展。只不過那時的冰雪活動,生理本能佔領首位,游戲娛樂退為其次。在唐代時東北、西北的少數民族,已開始利用長形或橢圓形、前端翹起的『滑雪板』狩獵、遷徙。尤其是在乾隆年間,皇家已把滑冰與練武合為一體。但是,這種滑冰除附帶射箭一項外,較多的是嬉戲。這些冰雪活動是對傳統習勞習武的一種改變,它突出了娛樂游玩的成份。
『我們創辦的潑雪節,就是要給雪這一北方的象征以新的內涵。』唐飆說:『野性是潑雪節的魂,這個項目是除了我們北方別的地方所沒有的,也是無法做到的。潑雪節是冰雪節情緒上的補充,要讓人們充分體驗到,我們是在雪地撒野,我們的血液在冰雪中流動,用動感來迎接春的到來。潑雪節不僅要讓南方人充分體驗北方的民族生活特色,還要讓我們北方人,尤其是城市人,有一個充分宣泄的雪野。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城市,還有這樣一個讓心靈震撼、淨化的地方 』
一根旅游杠杆
黑龍江省內旅游業專家認為,潑雪節的橫空出世,其意義堪與冰雪節、滑雪節媲美,為冰雪旅游的發展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
『潑雪節是冰雪文化的延伸和拓展,它解決了哈爾濱市區內冰雪旅游活動參與性不足的問題。』省旅游局市場開發處處長孫嘉駒說:『長期以來,冰雪節的活動多以觀賞性為主,參與性不足,滑雪運動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但滑雪場大多分布在市郊,因此城市內冰雪活動仍存在參與性不足的問題。潑雪節的出現填補了這一空白。』
『潑雪節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卻是一個點雪成金的旅游杠杆。』孫嘉駒說:『其作用就像5年前我省創辦的滑雪節。1998年,首屆滑雪節游客有20萬人次,到去年,游客驟增至100萬人次,直接旅游收入達到7個億,滑雪成為白金產業。從發展的眼光看,未來的潑雪節也會起到類似的作用,成為冰雪旅游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今冬舉辦的第16屆太陽島雪博會上,與潑雪節同步推出另一重大舉措是在政府懷抱中長了15年的『雪博會』將首次實施市場化經營,實現活動內容和經營方式上的歷史性突破。據悉,這屆『雪博會』將通過贊助、冠名、捐贈設施、買斷經營權等多種方式向社會融資。截至目前,雪博會組委會已和哈海富集團等8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引資697萬餘元。
據『雪博會』組委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潑雪節的推出使得『雪博會』有了商業化運作的平臺,實現贏利模式前景可期。目前,『雪博會』組委會已將潑雪節這一名號進行了商標注冊。
『潑雪節的出現進一步夯實了哈爾濱冰雪旅游基礎,如果把哈爾濱冰雪節比作一只展翅高飛的潔白天鵝,那麼,滑雪節和潑雪節就是這只天鵝的兩翼。』唐飆說:『雪花是美麗晶瑩的純潔天使,每一片雪花都是六瓣,它的變化是無窮的,從此衍生出的雪文化、雪經濟會讓哈爾濱乃至黑龍江成為名副其實的冰雪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