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好路』通車了車咋躲著走 司機:費用高 成本大
2003-12-14 15:20:1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行車的選擇:或走老道,或走走繞繞。
 『路管』的措施:重罰繞道逃費車輛。
 司機的苦衷:費用高,成本大。
 專家的建議:應科學調配,讓路有所用。
  東北網哈爾濱12月14日電 9月30日,省級重點工程——鶴大公路雞西至牡丹江段正式通車,公路穿越林口縣至牡丹江市。這段公路的交付使用,使林口縣到牡丹江市的公路面貌大為改觀。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林口縣至牡丹江市的大量車輛卻依舊走著老道。
 
  新公路不如老道『招人』11月17日9時,記者乘上了從林口縣至牡丹江市的長途客運車。定員29人的大客車只坐了8位乘客。客車一開出林口縣,就走上了城西的鄉間土路,車輛一路顛簸地走在路上。車上的人隨著車輛的顛簸時而前傾時而後仰,當車開上一條不足十米寬的鄉村路時,迎面正好開來一輛客車。於是,記者所坐的車輛立即緊急剎車,讓對面的車輛先通行。乘務員則提醒靠窗的乘客關好窗子。而對面的車輛剛一駛過,車窗上立即被『涂上』了一層灰塵。記者注意到,雖然鄉間小路都是鄉土路面,可十分有『人氣』,不僅來往的長途客車走老道,連一些出租車、小客車、小貨車走的也是老道。在鄉間土路上,經常可以見到車輛往來。
 
  相比之下,新修好的鶴大公路雞牡段似乎沒有老道熱鬧,行駛在高等級公路上的汽車稀稀落落。記者注意到,走高等級公路的車輛大多是公車和長途大貨車,而長途客車和往來的出租車卻很少走高等級公路。
 
  記者的觀察很快得到了證實,一位在鶴大公路雞牡段收費站工作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鶴大公路上,日均收費在10萬元左右,但每周的星期一、星期五、周末車流量較大,而且來往的車量,以小轎車、大貨車為主,長途的跑線車、拉客車幾乎不走這條路。
 
    『走不起高等級公路』
 
  鶴大公路林口至牡丹江段已經正式通車,可司機們為什麼放著寬敞的高等級公路不走,偏要走坑坑窪窪的鄉間小路呢?
 
  面對記者的問題,跑林口至牡丹江長途客運線的范師傅一臉無奈地告訴記者:『我們哪裡是不想走高等級公路,實在是走不起這高等級公路。』
 
  范師傅介紹說:『鶴大高等級公路剛修好,還沒設收費站的時候,我曾經走過幾天。高等級公路從林口至牡丹江只有89公裡路程,走完全程只需要1個小時40分鍾。而走原來的老道則是120公裡路程,天氣好的時候最快也要3個半小時,要是趕上天氣不好,跑上四五個小時是經常的事。走高等級公路路況好,省時省油,哪個司機不願意走好路,可走高等級公路來回要交162元的道橋費,去的時候(林口至牡丹江)是75元,回來的時候(牡丹江至林口)是87元(此路要經過鐵嶺河大橋,需交12元的過橋費)。如果交了這筆費用,我們根本就賺不到錢。』
 
  接著,范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張車票是15元,可現在上座率能達到50%%就不錯了,而且大部分是短途乘客,晚上出車經常只能拉到四五個人。夏天開車一般使0號柴油,一趟下來油錢就在120塊錢左右,到了冬天就要使35號柴油,一趟油錢就得150元。走高等級公路雖然能省下幾十元的油錢,可遠不及162元的養路費。加之每月要交給林口縣客運公司管理費、司乘人員中午就餐要花錢、車輛維護要交錢,這樣一算,客運車走老道都有些入不敷出,無錢可賺,誰還走得起高等級公路呀!所以往來林口-牡丹江的客車走的還是老道。
 
  開捷達的林偉告訴記者,他從林口去一趟牡丹江走國道僅道橋費就得119元,這樣如果有客人要到牡丹江,一般出租車司機都會走老道,因為老道道橋費只有6元錢。但有些客人嫌走老道太慢、不安全,車主也會走鶴大公路,但車價肯定要翻倍。
 
    走走繞繞的『投機』車輛
 
  在記者采訪中,一些經常跑長途的司機告訴記者,雖然鶴大公路雞西至牡丹江段(從林口至牡丹江需走此路段)已經完工好長時間了,但道橋費太高,一趟活下來,掙不到錢。只要天氣好,能走老道,大家還在走老道,但林口縣下過幾場雪後,路面太滑,為了安全起見,許多司機也想起走國道,於是除部分車輛依舊是走老道外,有些車輛都是在高等級公路上『走走繞繞』。
 
  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在三個收費站前都有下道口,由於從林口縣出發的一段老道是最難行的,所以在從林口到牡丹江的第一個收費站——長風收費站,大部分走高等級公路的車主都會交費,而到第二個第三個收費站,一些客車小貨車的司機便會提前下道繞道走,只有一些大貨車因為車體太重無法走鄉村路,纔會走鶴大公路,交全部道橋費。其實,正常經過收費站的車量只有兩種,一種是公家車。回去後可以報銷,又安全又方便的路誰不愛走?另一種就是沒法走鄉土路的大貨車。現在林口縣到牡丹江的車,好天氣時,大家就走老道,如果天氣不好,路難行時,大家就試著在高等級公路上繞行,新道老道一起走。
 
    管理部門將嚴罰『繞道車』
 
  高等級公路建好了卻無人走,鄉間路坑坑窪窪卻是車流興旺。對於長途客車的繞行,林口縣運輸管理站的喬站長告訴記者,雖然鶴大公路已經開通了,但公路上一些村屯的站點還沒設置好,再則一些老站點上還有一些主顧,所以長途客車的車主都不願意走新開通的公路,客運司機普遍反映,鶴大公路道橋費較高,運輸成本太大,所以林口至牡丹江的客運線路一直走著老道。
 
  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鶴大公路管理處的陳處長介紹說,鶴大公路是九五末期黑龍江省重點工程,是我省『OK』型公路主骨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於2000年10月15日開工,今年9月30日正式通車。工程總投資26億3400萬元,設計標准為一級高等級公路,雙向四車道,全程長169.2公裡。
 
  建設這條公路,當初就是考慮到該地區處於山地丘陵,地理條件復雜,公路運輸能力差,公路運輸路況條件差,因此在施工中,施工單位采用了大量新技術、新材料,使雞西至牡丹江段公路達到了『省內同時期、同等級公路歷史最好水平』。然而從目前情況看,鶴大公路雞牡段收費站只運行了一個多月,日收入在10萬元左右,這樣的收入水平與公路的實際承載能力有相當大的差距,大量客車、轎車繞過收費站行駛就是在逃避道橋費,管理部門對此事也很頭痛,大量的繞行逃避交費情況的出現,使短期內收回成本的目標很難實現。
 
  據介紹,11月中旬陳處長陪同省交通廳的有關領導調查了該路段客車、轎車的繞行問題,省交通廳的有關領導十分重視,表示將加大處罰力度,尤其是對收費站附近的下道口嚴格進行管理,杜絕車輛繞道而行。陳處長還表示,具體的處罰細節和相應的管理制度,省交通廳正在制定中。
 
    專家:科學調配纔是良方
 
  對此,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交通運輸管理方面的專家王瑛教授認為,現在的問題不只是逃避收費的問題,還有大量經林口的車根本不走高等級公路,依舊走老道。走了高等級公路不交養路費,接受處罰是正常的,但不走高等級公路,管理部門怎麼處罰這些車輛?車輛不走高等級公路不交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王教授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應該進行科學的管理和調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王教授介紹說,從林口縣的地理位置看,每天從林口縣到牡丹江市對發有11輛長途運輸客車,而林口縣是鐵路交通相當發達的縣,去往雞西、佳木斯、密山、七臺河、虎林的多趟火車都要經過林口縣,那麼交通部門在審批客運線路申請時,就應該考慮到實際存在的客運市場有多大。建公路的目的是為了造福於民,讓人民受益於交通運輸的方便、安全、快捷,收道橋費的目的既是為了收回成本,也是為了對公路更好地進行維護,使它更好地服務於民。而現在大量車輛不走高等級公路,顯然對國家、對公路的建造者、對百姓都是一種損失,因此各職能部門協調起來,進行科學調配,讓大多數車輛使用上這條公路,受益於這條公路,纔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