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14日電去年春天,家住雞西市城子河區的女精神病患者黃英將母親打傷後離家出走,在雞西火車站短暫地出現一次後便杳無音信。一年後的11月6日,當母親還惦記著小女兒的生死時,奇跡出現了,患了七八年病的女兒竟像一個新嫁娘一樣,在眾多笑臉的陪伴下出現在媽媽的面前。
瘋姑娘密山遇恩人
27歲的黃英是家裡的老姑娘。19歲那年,在一次走夜路時,一條大黃狗的兩條前腿突然搭在了她的肩膀上,受驚嚇的她在睡了兩天後精神分裂,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不停地說胡話,然後便瘋瘋顛顛的。
黃英患病後,由於家庭條件捉襟見肘、無法及時救治,她的病愈發嚴重,經常打鄰居,並於去年的農歷三月初十將母親的嘴撕了一個大口子後離家出走。
2002年春天,密山市街頭出現了一個精神病患者,她就是黃英。
宋秀芬是密山鐵路部門的下崗職工,下崗後在鐵路小區附近開了一家饅頭店。7月22日,她看見一個纖弱的瘋姑娘在垃圾箱裡拿起一塊滿是蚊蠅的西瓜皮『貪婪』地啃著時,再也看不下去了,連忙拿了兩個剛出鍋的饅頭向她走去。當天晚上,黃英睡在了鐵路小區四號樓一樓陽臺下的水泥地上。之後,小區熱心的大媽大嬸們從家裡找了幾個墊子、幾件大棉襖,又從家裡翻來幾件羊毛衫,放到她的『家』裡,並按頓送上可口的飯菜。
熱心人為瘋姑娘籌錢治病
看到瘋姑娘的慘狀,大家便商量著這個孩子將來怎麼辦。居民朱天雲主動說由她先陪著,大家再慢慢商量。在陪護的過程中,朱天雲看著黃英盯著自己的襪子在看,還對她說你的襪子太薄了、受涼了腿痛等話。這讓朱天雲喜出望外,她馬上喊來十分關心黃英的於秀華,說她還沒有瘋到底,說不定還有治療價值,咱們籌點錢給她治治。於是,倆人把這個想法跟被小區居民譽為『老佘太君』的79歲的譚鳳蘭老大娘及開診所的段醫生等人說了,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朱天雲有個同學是密山精神病院的醫生,她馬上打電話,知道住院治療最低也得500元。譚鳳蘭立刻號召大家捐款,她帶頭先捐了100元,不到一個小時的工夫就籌集了518元。
8月25日下午,大家帶著黃英去了密山市精神病院。經過診斷,黃英被認定為重度精神分裂癥,如果采取綜合治療,短期有可能恢復。聽著醫生的話,大家更加增添了信心。
500元錢很快就花光了。『老佘太君』譚鳳蘭出了個主意,請鐵路的各個單位領導獻愛心。這一招果然有用,鐵路公寓、車站派出所、鐵路房產等單位都伸出了友愛之手,一共捐了2000元錢。
黃英入院冶療的半個月後,記憶開始恢復,開始知道自己叫什麼,住在哪兒,並能做一些簡單的勞動。20多天後,開始知道想母親。一位醫生感慨地說:『我在精神病院裡工作了30年,還沒有過社會上好心人幫助精神病患者的事,黃英好這麼快,與幫助她的人親情援助是分不開的。』
鐵路小區幾名好心人熱心幫助精神病患者的事在當地引起了反響,鐵路派出所所長季靜波聽說後,不僅從自己的腰包中拿出100元,而且還主動幫助黃英尋找家庭住址。一開始黃英說她姓孟,家住密山火車道北,季所長就去道北打聽;過幾天黃英又說她姓張,家住連珠山,他又去連珠山找,就這樣他先後踏訪了密山附近的新農、新豐、新田、新建、新華、和平等,還打聽了雞東、雞西等地,電話更是打了無數。鐵路公寓主任張翠華聽說後,也開始按照黃英斷斷續續的思路,發動家住雞西的同學田秉君騎著摩托車四處打聽有無一個精神病患者失蹤的事。
母親一跪謝眾恩
一個月後,黃英出院了,此時她雖然目光還有些發呆,但已經趨向一個正常人,還提供了幾個家人的名字。
11月4日,雞西市城子河區傳來消息,黃英的家找到了,她家住在城子河區偏僻的山東屯。11月5日,黃英的哥哥黃春聽說妹妹還活在人世的消息後,匆匆從雞西趕到密山,見到了失蹤一年半之久的妹妹。當黃春看到眼前的妹妹病好了,又成了正常人,高興得領著妹妹就要回家。於秀華說:『先別走了,留一天我們給她做點兒好吃的,熱熱鬧鬧地送她走吧!』
當天晚上,在鐵路小區服務公司的食堂裡,所有幫助過黃英的人都來了,他們有拿衣服的,有拿皮鞋的,有拿水果的,有拿雞蛋的,有拿魚拿肉的……就像嫁女兒似地置辦了兩桌酒席。酒席上,譚鳳蘭老大娘非要親自送送黃英不可,看看黃英家到底住在哪兒。大家說,到雞西一百多公裡路呢,您老怎麼受得了。可她偏是不聽:『我孫女就要回家與媽媽團圓了,我哪能不送呢。』
11月6日,兩輛汽車載著黃英,載著大家為她帶的幾大包衣服,載著鐵路小區好心人的祝福來到了城子河區的山東屯。黃英的媽媽一看見女兒穿得乾乾淨淨的像個好人似的站在眼前,撲通一下就給前來送黃英的人們跪下了,嘴裡一個勁地說著,感謝你們呀恩人哪……
時下,鐵路小區的居民們又商量著,過段時間再去看望黃英,再送一些物品幫助她,好讓黃英早點恢復健康回歸社會,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