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5日電 今天的《生活報》報道了這樣一個令人擔懮的現象:在13日舉行的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2004屆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洽談會上,許多家長竟成了子女就業的『絆腳石』,他們不現實的擇業觀和偏見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順利就業。
嫌進企業不光彩
在省國防科工辦九家所屬企業招聘臺前,一位母親緊緊拉著女兒的手苦口婆心地說:『不能輕易進企業的門,我和你爸臉上沒光是小事,進了企業還有啥前途啊!』女兒一臉不悅地對母親說:『你沒看見,你要我到大學當老師我又不夠格。先進企業有什麼不好,我還可以讀在職研究生。』
在現場,接受采訪的5位家長中只有一位鼓勵女兒應聘企業;其餘4位家長認為,供孩子讀大學就想改變他們的命運,不再與企業沾邊。最好能進機關當乾部,實在不行進事業單位也行,進企業自己臉上太沒光了。
嫌工資太低掉身價
在黑龍江北方特殊裝備公司招聘臺前,一位家長反復問工作人員,工資能達到千元以上嗎?在得不到確切答復後便走開了。一位家長向記者抱怨說:『現在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工資只給六七百元,跟出小攤掙得差不多,大學生怎麼也不能低於800元。』
嫌離開省會沒前途
許多家長認為,離開省會孩子就沒有前途了,除非向外省市發展。雖然省內邊遠地區成為這次見面會的一大亮點,但收獲並不可觀。哈爾濱工程在學學生家長王曉菲對女兒想要去大興安嶺工作強烈反對,她認為,邊遠地區條件艱苦,發展空間小,崗位再好出不能去。
擇業觀念都要變
黑龍江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婁曄指出,明年是高校擴招後畢業生就業的第二個高峰年,就業形勢總體不容樂觀。家長不能對崗位太挑剔,不肯降低標准;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也要放平心態,自主擇業,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