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2日電 『買冷凍食品時,往往要為上面的冰付費』,對於現在冷凍食品售賣過程中存在的不平等,一些消費者提出了質疑。
14日上午,家住康安路附近的王女士在菜市場買冰凍雞腿時,認為雞腿上附著的冰塊太多應該敲掉,但小販認為『冰凍食品當然連冰一起賣』。雙方各持己見,爭論持續近1個半小時。
近日,記者來到安和、安昇、顧鄉的幾個農貿市場采訪,消費者都認為自己要購買的是淨含量商品,而經營者表示,凍品和冰塊批發時就是連在一起進貨的,『如果零售時除去冰塊,損失豈不要轉嫁到自己頭上?而且凍品在出售時也考慮有冰塊的因素,價格相對便宜。』經營者的這些話在一些大型農貿市場和超市得到了驗證。如道裡一家大超市冰凍帶魚的價格是4.90元/500克,而沒有冰凍的帶魚是6.50元/500克。
『到目前為止,國家對冰凍產品還沒有制定出統一的含冰量標准。』技術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針對這種情況,曾有城市對冰凍食品制定了相應的措施:消費者買的是淨含量,因此冰凍產品解凍後,只有成斷水狀纔合理;如果連續滴水則不符合規定,這樣消費者就可以提出異議。對於袋裝的速凍食品,應遵循國家的定量包裝標准,主要是看速凍食品的淨含量是否合格。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