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4日電 近年來,黑龍江省五常市改變傳統發展觀,在開展大規模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同時,結合林區特點,發展生態旅游、特色種養等綠色經濟,使林區經濟由單一的『木頭財政』向多元化轉變。
據介紹,該市是傳統的林業大市,林業財政在全市財政總收入中的比例曾超過1/4。在林業轉軌變型過程中,五常林業面臨著可利用木材資源減少、林業職工生活困難、惡性毀林事件不斷發生的窘境。
為改變這種局面,2001年組建的五常市林業局新一屆領導班子重新確立發展思路,將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放在首位,通過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大力培育後備森林資源,3年新增森林資源近16萬畝。森林公安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破壞林業資源不法行為,毀林開荒基本杜絕,亂砍濫伐案件大幅減少。
與此同時,五常市林業局通過產權改革、職工合資、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北藥種植、特色養殖、山野菜加工、森林旅游等綠色經濟。目前,該市已經建成國內面積最大的2萬畝藥用紅豆杉繁育基地和3500畝的北藥開發基地。林蛙養殖發展到70戶,年產食用蛙500多萬只,幼蛙1000多萬只。投資3000多萬元的磨盤山水上漂流、寶龍店森林植物園等生態旅游項目已經建成,效益顯著。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