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處置東北金融機構不良資產 專家開出綜合『藥方』
2004-01-10 00:20: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月9日電(記者 曹曦)如何處置東北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金融高層論壇的熱點話題。與會專家學者紛紛建言,處置東北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要開個綜合『藥方』,只吃其中一味藥是不見效果的。

    秦池江:不能把處理不良資產貸款變成大規模『洗錢』活動

    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秦池江認為,在資不抵債的企業中,確實有一部分是企業內部或主管部門腐敗所造成的資產流失和財產損失。這是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毒瘤,不能把處理不良資產貸款變成大規模『洗錢』活動。在弄清經營失敗的原因、查清主要責任人過錯、追繳非法所得的基礎之上,確定產權改制方向,並按原隸屬關系衝銷呆賬損失。在清理過程中,一律停息掛賬,並由政府制訂『債權憑證』,債權追索期可定為十年,十年之後原則上不再追索,由政府專案核銷。

    巴曙松:新項目不能成為催生銀行不良資產的『溫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說,提起振興東北,爭取新的項目往往成為一些機構努力的目標。這有其現實的合理性,因為作為增量的新項目對於促進老工業基地的存量調整是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但是,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市場化的投融資體制,辛辛苦苦爭取來的新項目,往往不僅不能推動存量的改組,反而成為新的包袱,成為催生銀行不良資產的溫床。因此,化解不良資產要重點從投融資體制的深化改革著手。

    臧景范:遵循『四新』采取超常規手段化解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黑龍江銀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臧景范指出,要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加快處置東北銀行業的不良資產,增強政策敏銳性與創新意識,嘗試新方法,實施新舉措,采取超常規手段。對事實上已經損失的政策性不良貸款,尤其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由於政策性因素造成的行業性不良貸款,要爭取國家專項核呆政策解決。對有盤活潛力的政策性不良貸款應該實施二次剝離,國家相應出資彌補銀行資本金。對銀行經營性原因造成的不良貸款,本著新老分開、分類處置的原則,用創新的政策與辦法加快清理處置。建立協調機制,實施配套措施,完善社會信用環境,為加快處置不良貸款提供相關支持。組成大項目不良貸款推進組,一個廠一個廠、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推進不良貸款的處置,為處置不良資產創造寬松的政策、信用、法律和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