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中年工薪族半數心理亞健康 忽視心理衛生影響生活質量
2004-01-12 09:40:4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月12日電 日前,11位醫療行業的哈爾濱市政協委員對工薪族心理健康展開專門調查。調查顯示,哈市居民心理健康狀況已不容忽視。

    今天的《哈爾濱日報》報道,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心理困難時期,出現心理亞健康情況。心理亞健康狀態的產生是由個人心理素質(如過於好勝、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工作壓力過大、晉級、昇學、失敗、被上司批評、婚戀挫折等)因素引起,時常感到緊張、煩惱、焦慮,情緒波動大。調查表明,『很累』、『真沒勁』、『真沒意思』、『對付吧』、『不高興』是他們常說的詞匯。在不同年齡段人群中,尤以老年的心理亞健康最易被忽視。

    六種誤區加重病情

    市政協委員趙菊叢認為,心理疾病給人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的影響遠遠大於普通感冒,但因感冒就診者眾多,而因心理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早期去心理諮詢者少而又少。究其原因,是人們對心理健康知識了解得太少。

    調查顯示,我市居民對心理健康問題存在以下六個誤區:認為患心理疾病似乎是件極不光彩的事,會被人瞧不起、誤解、猜測,這種世俗觀念致使家屬與本人潛意識地否認心理疾病存在;本人意識到有心理問題,希望用意志去戰勝焦慮、抑郁等情緒,但由於方法不對反而加重病情;將心理疾病視為思想問題,錯誤的勸導、鼓勵反而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青少年覺察到有心理問題並要求父母帶其去心理諮詢時,父母會回答『有什麼話跟我說,我就是心理醫生』;把心理問題看成是不可控的外在因素所導致的,試圖通過求神拜佛得以解決;因情緒問題可以表現為頭痛、頭暈、心慌、胸悶、呼吸不暢、乏力等不適癥狀,誤作疾病到內科或神經內科就醫。調查表明,到內科、神經內科就診的人群中有20%-30%是患心理疾病的人。

    正確認識心理亞健康

    委員認為,如果重視心理健康,絕大部分心理亞健康狀態都可以通過自身調節解決。然而,由於人們對心理健康知識的貧乏,導致問題復雜化,甚至發展成為疾病。因此,建議我市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正確引導,使心理諮詢成為一種時尚。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市民對心理健康有正確認識,摒棄錯誤觀念,提高全民素質。

    委員認為,哈市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行業起步較晚,專業人纔匱乏,出現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的狀況。因此,我市在加快人纔培養的同時,應加強行業管理,對不合格者、不符合規定者堅決取締,淨化心理諮詢市場。

    相關信息

    ●心理問題分為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不良狀態是正常人群中常見的亞健康狀態,如長時間得不到緩解,應尋求專業人員幫助,盡快調整。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狀態需要心理專業人員及藥物等綜合治療纔能解決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發病率最高的前10位疾病中,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心理疾病佔第5位。

    ●衛生部最近公布,我國各種心理疾病患者已高達1600萬,青少年中有各種學習、情緒及行為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已達3000萬。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