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綏棱縣五金交化商場競標遭遇虛假公證
2004-01-12 17:00:5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月12日電 今天的《生活報》以《商場競標遭遇虛假公證》為題報道了綏棱縣五金交化商場競標使用虛假公證的事情。

    文章報道,2003年2月19日,綏棱縣縣委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全縣國有企業在2003年年底完成產權制度改革。根據縣委的改革意見,綏棱縣貿易總公司對其下屬企業五金交化商場進行改革,決定通過招標、競標的方式面向社會整體租賃該企業。

    2003年11月18日晚,五金交化商場租賃競標,只有9人到了競標現場,除了2名競標人外,該縣公證處公證員戴某成為本次競標活動的主角。第二天,當一方競標人到公證處核實時,方知這是一場虛假的公證。

    綏棱縣公證處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態度堅決:此次公證程序違法,公證行為無效。

    有關部門則稱:『公證不公證都不影響這次競標的效力。』

    職工們不理解:沒有『公證』,怎樣體現公正?既然不需要公證,那為什麼還要使用假公證蒙人?

    商場競標遭遇虛假公證

    2003年9月,綏棱縣政府在當地電視臺發布了五金商場對外租賃公開招標的消息後,前來報名的只有3人,至競標日,參加競標的只有鄧平芝和於長江兩個人。

    鄧平芝說:『2003年11月18日下午,貿易公司經理李華來通知我,說下午4點整在公司小會議室競標,不許遲到,否則按棄權處理,並要求我帶兩萬元保證金。我急急忙忙准備了2萬元保證金趕到公司。』

    『競標現場除了參加競標的雙方人員3人外,剩下的有公司3名領導和兩名工作人員,還有公證處公證員戴某,他穿著公證員的制服。競標開始時,公證員戴某宣布標書和競標程序,並讓雙方在標書上簽字。於長江讓他愛人簽字,我提出異議,但最後,還是同意由於長江愛人簽的字。』

    『根據抽簽決定的順序,我首先說16萬元標底我乾,對方出16.2萬元;我又出16.4萬元,對方出16.6萬元;我出16.8萬元……我一面競標一面不停地想競標現場種種可疑跡象,尤其讓我心生疑慮的是公證員怎麼會是一個人呢?』

    對方報價17萬時,鄧平芝突然宣布放棄競標,離開現場時,她說:『明天再說!』

    第二天,鄧平芝與幾位商場職工到縣公證處反映情況,公證處主任楚守榮證實說:『公證員戴某的行為非公務行為,單位從來沒有委派他為此次競標活動公證,況且,參加公證必須要兩人以上。經過縣司法局領導班子和公證處研究決定,公證員戴某此次為五金商場公證的行為無效,一切後果由戴某本人和委托方貿易公司承擔。』

    企業易主,商場亂套

    鄧平芝認為,五金商場此次競標違背了縣政府制定的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缺少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

    正當鄧平芝等6名職工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時,貿易公司與於長江簽訂了《綏棱縣五金交化商場租賃經營合同》,將五金交化商場整體租賃給於長江經營,租賃期為5年。

    於長江接管商場後,重新調整了櫃臺承包價格,價格較過去增加了2至3倍。對此,鄧平芝等經營承包人不接受,他們一方面以2003年7月1日與商場簽訂的《櫃臺租賃合同》(有效期至2004年7月1日)應對,一方面加緊向有關部門反映企業租賃存在『暗箱操作』的問題。

    2003年12月3日,在商場一樓經營的經營者接到署名『法人代表』(而此時該五金商場法定代表人李曉光仍未被罷免)於長江的『搬遷通知』,要求商場一樓業戶在12月7日前將各自的商品全部搬出。鄧平芝等人沒有按期搬出,2003年12月7日,於長江再次通知一樓業戶限定當日下午4時前搬遷,否則後果自負。

    商場櫃臺承包人陳國麗介紹說:『12月7日早晨8點,我們照常到商場上班,發現大門上貼滿了『不營業』的告示,我們十多人與於長江的親屬發生了爭執,該人一怒之下把我們鎖在商場裡半個多小時。』

    在失去控制的情況下,綏棱縣五金商場停業了6天。2003年12月22日,綏棱縣貿易公司副經理陳海波到商場宣布,繼續執行原櫃臺承包人與商場簽訂的合同,直至合同期滿(2004年7月1日)。

    綏棱縣五金商場黨支部副書記孫鳳琴說:『企業改革開始到結束,貿易公司只是在2003年9月16日開了個職工大會,征求意見,並選舉了包括我在內的商場4名領導3名職工組成的企業改革委員會。但此後,關於企業改革的事情我們商場的班子成員一概不知道。我和10名在崗人員找貿易公司問我們怎麼辦,經理說我們自動下崗,我們問企業欠我們3年的工資17萬元、勞保20萬元怎麼辦?經理只說了句「解決不了」。』

    孫鳳琴找到貿易公司李華經理,問:『現在五金商場有兩份租賃合同,到底哪個有效?李經理說都有效。』

    企業改革,誰來公證?

    就綏棱縣五金商場職工所反映的問題,2004年1月9日,該縣貿易公司總經理李華回答了記者的提問。『職工反映您在主持企業租賃時采取了虛假公證?』『我當時找公證處戴某主要是讓他給我乾兩個活,一個是幫我理順一下競標程序,另一個是來公證。』『職工反映五金商場租賃經營的過程,他們並不知情,他們也沒有參與,開會選出的參與企業改革的7名職工代表也沒有參與?』『競標那天,我找過五金商場經理李曉光,他說他就不參與了。另外,當時是選出7名代表參與招標過程的監督活動,可由於後來變成了競標,就沒有用他們。』『職工們還反映,您主持的這次競標活動,脫離了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違背縣委關於體制改革過程中遵循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我當時找過縣財貿委和體改委的人,要求他們來參加競標會,可他們都下鄉沒有趕回來。』

    綏棱縣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商貿推進組組長、縣財貿委主任邰忠范說,職工所反映的上述問題,作為五金商場的主管上級部門的貿易公司,有代表政府行使企業改革的權利,況且,該企業改革的事宜,都已經原則同意。不過,對於職工所反映的在具體操作上的問題,縣委縣政府包括我們職能部門都非常重視,准備召集有關部門對五金商場的問題進行一次論證。

    綏棱縣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綜合指導辦公室主任、縣體改委主任馬克學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看此次競標是否成功,就看是否最大程度地維護了職工的利益,看是否保護了國有資產不遭受損失。至於競標的程序如何進行,過去並沒有明確的規定。馬主任接著說:『不過,最近國家出臺有關政策,企業改革必須征求職工意見。』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