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今年野生動物淡出春節哈爾濱市民餐桌
2004-01-14 14:05:3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月14日電 擺大席,吃大餐,突出了春節的隆重。『沒有不敢吃的,就怕有不敢做的』,不良的飲食風尚導致烹食野生動物風靡一時。自從非典襲來後,人們的這種觀念被徹底摧毀。12日、13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食客大都表示不吃野生動物,酒店也摘下了『野味』招牌,但農貿市場上野雞仍在賣。

    今天的《生活報》報道,12日,在道外區花鳥魚市場,記者看到,共有4家業主銷售關在籠子裡的野雞。其價格為:母野雞每只35元,公野雞每只30元。一家女店主告訴記者:『這裡的每家店都在出售野雞,很平常,但近來野雞沒人買。』當記者問原因時,女店主說,都是非典鬧的。

    在南崗區松花江街農貿市場,記者看到一位農民在向市場內的業戶兜售林蛙,但沒有一位業戶購買,農民只好敗興離去。據這位農民講,他從松北來,在村子附近抓了許多林蛙,想將這些林蛙出售給市場上的業戶,但沒人要,前幾年林蛙還很暢銷呢。

    13日,記者在哈市鴻祥路、三輔街上的幾家酒店采訪時了解到,現在,酒家都嚴格遵守不准經營加工野生動物的通知,改變了以往的經營策略,不再以『野味』為招牌來吸引食客,而是以水產海鮮或家鄉小炒等特色菜招攬顧客。在三輔街上的一餐館,它的蛇菜是最拿手的,但自從非典爆發以後,這家餐館的生意越做越冷清,最後改行經營海鮮了。在記者走訪的多家酒店中,野味招牌都撤下了櫃臺。多數酒店的負責人都表示,受非典的影響,人們衛生、保健意識增強,烹食野生動物已不受歡迎了。

    有關專家忠告,人們食用的野生動物,大多生存環境、來源不明,衛生部門難以進行有效監控,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就在對野生動物的捕獵、運輸、飼養、宰殺、貯存、加工和食用過程中擴散、傳播,因此,食用野生動物容易得怪病,而且難以診斷和治療。

    對食用野生動物容易得怪病的知識,消費者都表示有所了解。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他們說自己在飯店消費時,會從安全衛生方面考慮,不再食用野生動物。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