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七臺河2月1日電七臺河市桃山區桃南村的李娟看著一個個雞蛋,常常樂得合不攏嘴。因為就是這些雞蛋每月為她換回了5000多元的純收入。
李娟是村裡一名老黨員的妻子,家裡並不富裕。在市婦聯的『雙培』貸款扶持下,把庭院經濟發展得紅紅火火,一個人養蛋雞4000餘只、笨雞500多只,每天產鮮雞蛋200多公斤後,她家的小日子也在這一筐筐圓圓的鮮雞蛋中滾足了紅運。
與桃山區毗鄰的茄子河區鐵山鄉創新村農民蔡小傑,聽到鹿鳴就興奮,她家精心飼養的300多頭梅花鹿,每年可為她家創收40多萬元。蔡小傑不僅鹿養得好,還在婦聯『雙培』貸款的扶持下,辦起了小型鹿茸加工廠,使她的鹿產業越做越大。
像李娟、蔡小傑一樣走『畜牧興家』道路的農村婦女,在七臺河市有5萬多人,佔農村有勞動能力婦女的80%以上,這些婦女創造的輔業經濟效益佔該市農村輔業經濟總量的70%多,農村婦女爭相挑起了主輔換位大梁,嘗到了輔業發家的甜頭。
七臺河市農村婦女靠『畜牧興家』與該市營造好環境密不可分。2003年該市出臺了十二條養殖用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各區(縣)政府也分別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僅2003年該市用於畜牧業的無息貸款就達1000萬元,市婦聯利用『雙培』貸款,把家庭富裕的農村婦女養殖能手培養成黨員,把農村貧困女黨員培養成養殖富戶,有89位從事養殖業的農村婦女通過『雙培』貸款的扶持,成功致富。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