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關注中學教師流失現象
2004-02-10 09:20: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2月10日電 記者了解到,目前黑龍江省優秀教師的流失現象十分嚴重,這也引起了人大代表們的關注。如果把學生的輟學稱為教育失血癥的話,那麼,優秀教師的流失就是對造血機能的破壞。

    他們走了

    青岡縣是省級貧困縣,每年暑假,縣一中的楊校長都要忙於應付想走的教師。談起教師流失,楊校長相當無奈:『作為貧困縣,優秀教師本來就奇缺。兩年來,學校有近30名教師先後調走,而且都是骨乾教師。』

    貧困地區如此,優秀教師集中的中心城市情況也不容樂觀。

    哈爾濱市優秀青年教育工作者協會會長、哈師大附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劉大偉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協會有百餘人,集中了哈爾濱市45歲以下青年教師的精英。近兩年,每次開會我總會發現少幾個人,他們已經調到了深圳、上海或北京等地,先後已有20餘人離開,太可惜了!』

    業內人士介紹,代表我省中學師資隊伍最高水平的省級重點高中教師流失現象尤為嚴重。全省重點中學流失的骨乾教師數字很難統計,但是從省重點高中校領導的流失中可見一斑。據了解,近兩三年因各種原因先後調走的重點高中校領導有:哈爾濱第一中學副校長龔萍;哈爾濱第三中學副校長高玉庫;哈爾濱第三中學副校長高彩霞;哈爾濱第六中學副校長苗傑;哈爾濱第九中學副校長程顯友;哈爾濱第二十四中副校長鄧偉斌、綏化一中副校長宋官雅、伊春一中副校長周鳳林、寶泉嶺高中副校長朱裡嘉……

    這些在黑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校長們風華正茂,都是我省培養出的高級教師甚至是特級教師,正處在事業鼎盛時期卻離開了黑龍江,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他們為什麼走

    省人大代表、哈師大附中校長沙洪澤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廣東、浙江、北京、上海等地實施了面向全國公開招聘校長和教師的做法。由於我省師范院校辦學水平較高,師資後備力量充足,當時我省基礎教育的負面影響不是很大。但1997年以後,沿海和京滬地區把目光瞄准了我省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主科』教師,原因是我省培養出的教師普通話標准,而且十分敬業。沿海等發達地區來我省挖優秀高中教師,逐漸形成潮流,而且愈演愈烈。

    造成教師流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政策因素。我國基礎教育提前實現『兩基』達標後,各地擴大高中階段教育迫在眉睫。目前,全國各地師資結構中都存在著高中教師緊缺的問題,但培養高中教師又不是朝夕之功,而大學的昇學壓力又歷來是各地面臨的突出問題。因此,我省有經驗的優秀高中教師便成為沿海發達城市挖獵的對象。其次是待遇問題。據記者了解,一個在哈爾濱工作的高中教師月收入為1500元左右,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高中教師的月工資收入近5000元,而且還承諾調入後一次性付給安家費五六萬元。怎樣留住他們

    沙洪澤說,要留住教師,首先要建立教師隊伍的合理流動機制。教師的流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教師流動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優秀教師的大量流失,單純用行政手段來禁止已無濟於事。以往我們堵住『門口』不讓教師流動,結果要走的人不辭而別。我們要通過事業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即留人又留心。

    據記者了解,哈師大附中教師隊伍相對穩定。近年來,他們為所有教師解決了住房問題,把校辦產業的收入全部用來提高教師的收入。學校努力為教師搭建自主發展的平臺,盡可能多創造機會讓教師到發達地區學習交流,近5年來,有近60名教師通過在崗學習獲得碩士學位。學校實行人文管理,提出學校是教師的學校,讓教師做學校的主人,引導每位教師把自己的工作與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把個人的事業與每個家庭的幸福和歡樂聯系起來。

    沙洪澤認為從根本上解決教師流失的問題,關鍵在政府。各級政府應當進一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