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0日電 2003年哈爾濱市司法局加大了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工作力度,為哈市的社會穩定創造了優良的法制環境。據統計,2003年哈市刑釋解教人員回歸社會與有關部門的銜接率達100%,安置率達90%(農村安置率95%,城鎮安置率85%),重新違法犯罪率為零。
哈市每年從監獄、勞教所回歸社會的刑釋解教人員有2000多人,給社會的安置就業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哈市司法局落實國家有關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政策,連續多年在全省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評比中獲得第1名。2003年,哈市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辦公室榮獲全國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受到中央『綜治委』的表彰。
哈市的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已形成網絡。目前,全市7區、12縣(市)共有安置幫教協調小組20個,鄉鎮、街道幫教工作站282個,社區、村屯幫教小組2609個,形成了四級安置幫教工作網絡。南崗區將刑釋解教人員的檔案進行微機管理,並將刑釋解教管理工作拍成電視片對社會宣傳,收到了良好效果。道外區將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落實到人,對重點對象簽定幫教協議書。每逢年節,他們還為特困戶和殘疾人幫教對象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多年來,哈市的監獄、勞教系統,千方百計地為服刑、勞教人員創造就業條件,為他們舉辦各種學習班、培訓班,學電腦、學焊接、學烹飪、學縫紉、學外語……請勞動部門為他們頒發各種技能合格證書、等級證書,為刑釋解教人員回歸社會、重新做人、走自食其力的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汪某1997年被判刑後入監,當時電子計算機技術方興未艾,他在監獄電腦培訓班掌握了這門技術。2000年他回歸社會後,在地方政府的關懷下,先後創辦了兩個電腦網絡公司。
協調有關部門出臺優惠政策,拓寬就業渠道,是解決刑釋解教人員就業問題的重要環節。哈市司法局兩次會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工商局、市民政局等8家單位聯合發文,出臺了《哈爾濱市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優惠政策和規章制度》,使刑釋解教人員回歸社會後能就業,有飯吃。全市每年組織上千名社會各界人士,到監獄、勞教所開展多種形式的延伸幫教活動,簽訂幫教協議,為減少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起到了積極作用。呼蘭縣委、縣政府每年從財政撥專款支持這項工作,縣工商、勞動、稅務部門與縣司法局定期通報這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哈市的7個區在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中,成果顯著,湧現出許多安置幫教工作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