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日電哈爾濱市中學教師王歧山老師的手機電池『壽命』已到,前兩天買了塊新電池換上,因為他知道廢舊手機電池會污染環境不能亂扔,如何處置讓他犯了難。
民建大慶市委辦公室的顏波近日遞交建議,也希望盡快對廢舊手機電池進行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廢舊手機電池的回收和處理在我省至今還是難題,省環保局危險廢物管理中心希望商服單位、學校和居民社區設立回收箱。
環衛工人趙秀蘭每天都能從清掃的生活垃圾中發現廢棄的手機電池,少則幾塊,多則十幾塊,只能隨垃圾一起處理掉。據了解,廢舊手機電池與生活垃圾一起處理,其中的汞、鎘等金屬會慢慢滲入土壤,污染水系和填埋場附近的土地。據不完全統計,省城人擁有手機四百萬部左右,一部手機在正常使用壽命內需要配2至4塊電池。業內人士指出,手機電池分為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電池三類,都含對環境有害的金屬元素,但其中的鈷具有提取價值,應回收。
記者隨機采訪了50位市民,其中91.7%的人對廢舊手機電池的處理表示不知道,80%的人把廢舊手機電池隨手扔掉,只有8.3%的人能送進回收箱或賣給回收者。記者走訪了十幾家手機店和二手手機商販,幾乎無人表示要回收廢舊手機電池。環保部門稱,由於沒有回收渠道,電池的回收還存在很多問題。有的手機電池黑廠將舊電池重新包裝後再賣出去;有的用酸提取稀有金屬,這樣會造成更為嚴重的環境污染。
據了解,目前浙江移動已經承擔了回收廢舊手機和電池並交給相關廠家回收再利用的工作。據了解,國家已著手強制回收各種廢棄電子電器產品的工作,其中正在制定的《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將填補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空白。
記者從省環保局危險廢物管理中心了解到,我省已在哈市建立了固體廢物回收處理中心,截至目前已回收各類廢舊電池百餘噸。該中心希望商服單位、學校和居民社區設立回收箱,並及時與廢物管理中心聯系。聯系電話:8272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