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日電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候鳥即將北歸。為了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隨鳥類遷徙傳播,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日前印發了關於《黑龍江省防范候鳥遷徙傳播高致病性禽流感暫行規定》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動物園、野生動物飼養場和自然保護區的珍稀鳥類馴養繁殖場要做好消毒和接種疫苗工作,停止一切對外展出和參觀活動,以及省際間鳥類調運,禁止在野生鳥類遷徙地從事生態旅游活動。應在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設立鳥類遷徙監測站點,並安排專業人員,配備必要的設備,對候鳥的遷徙進行全天候監測。省內各地林業部門應積極開展保護野生鳥類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從嚴查處獵捕、出售、運輸、走私野生鳥類和食用野禽野味等行為。通知還要求,各地一旦發現不明原因死亡候鳥,要立即按照《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的規定逐級上報,並要采取臨時性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通知要求,各動物園、野生動物飼養場和自然保護區的珍稀鳥類馴養繁殖場要做好消毒和接種疫苗工作,停止一切對外展出和參觀活動,以及省際間鳥類調運,禁止在野生鳥類遷徙地從事生態旅游活動。應在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設立鳥類遷徙監測站點,並安排專業人員,配備必要的設備,對候鳥的遷徙進行全天候監測。省內各地林業部門應積極開展保護野生鳥類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從嚴查處獵捕、出售、運輸、走私野生鳥類和食用野禽野味等行為。通知還要求,各地一旦發現不明原因死亡候鳥,要立即按照《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的規定逐級上報,並要采取臨時性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新聞背景
據了解,黑龍江省是國際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大小興安嶺林區是候鳥主要遷徙停歇地和繁殖地。每年春季在黑龍江省『現身』的遷徙候鳥有上百種,數百萬只。飛臨我省的禽類一般棲息在公園、草甸和沼澤等地區。雀形目小鳥一般棲息在城鄉結合部林地和市區內林木集中處。水禽品種以鶴類為主,棲息地多在齊齊哈爾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江市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密山市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撓力河自然保護區以及省內江河湖泊的周邊區域。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