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電綠色草原牧場圍繞現代農業方向發展高質量奶牛業,加快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近年來,綠色草原牧場瞄准現代農業方向,把發展優質高效現代化奶牛經濟作為牧場職工群眾"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戰略措施來抓。按照"規模化經營,規范化飼養,科學化管理,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產業化運作"的要求,超常規,大力度加快發展優質高效奶牛業。到去年末,全場奶牛存欄8540頭,比上年增長21.2%。全場戶均養牛4頭,從業人員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實現畜牧業產值50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70%以上。
這個牧場在發展現代化奶牛業中努力實現規模化經營和規范化飼養。牧場先後制定出臺了建牛捨、飼料種植、防檢疫、生產技術服務、資金貸款等40多條優惠政策,重點向規模經營的養牛大戶傾斜。政策扶持,生產條件的改善,養牛效益的增加,極大地調動了職工養牛,擴大飼養規模的積極性。目前,全場奶牛存欄超過10頭以上的大戶有200戶,共飼養成母奶牛3298頭,佔全群飼養量的40%,初步實現了20%的養牛戶,飼養40%的奶牛,生產50%鮮奶的格局。牧場又制定下發了《奶牛飼養管理操作規程》等規范化飼養規章制度。在飼料的貯備、配置、奶牛的繁育、配種、防疫、治病、榨乳、銷售等各個飼養管理和生產經營環節,實行統一規范的科學管理標准,使養牛戶的奶牛飼養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與此同時,他們在發展現代化奶牛業中加強科學化管理,增加科技含量,推廣使用新技術,實現生產手段、生產過程、生產條件、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現代化。近年來他們以奶牛中心為基地和載體,加速引進先進實用的科技成果和管理技術,搞好科技成果與牧場經濟發展的對接,去年承擔開展了省科委、國家科委等奶牛現代化生產技術項目的研究與實驗,並取得了顯著效果。為提高奶牛的群體質量,我們重點做好奶牛的選種、選配、繁育工作。由牧場統一制定育種方案和選種、選配計劃,全部使用加拿大,北京奶牛中心優質種公牛精液進行凍配。
綠色草原牧場在發展現代化奶牛業中還努力實現專業化生產,搞好社會化服務。他們加強場、隊兩級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了牧場發展現代奶牛技術創新體系、實用生產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現代經營管理服務體系、政策和技術諮詢服務體系。配齊配強牧醫技術人員,強化服務功能。做到網絡相聯,服務互動,在治療、交奶、飼料加工、配種、技術諮詢"方面六不出隊。並開通了"奶牛110"服務熱線,實現了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