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3月12日電 19歲的婷婷是冰城某校的高三學生,3月 3日,她與同學從北京趕到天津美術學院領取報名表,這已是她報考的第十個學校了。從哈爾濱到北京、天津、西安再到鄭州,一個月內,她和同學輾轉幾個城市,參加不同美術院校、普通高校藝術系的招生考試。這種情況,被冰城藝術院校的老師稱之為『跑考』。11日上午,記者在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采訪了一些來自省內各城市的『跑考』學生。
每年的二三月份是各藝術類院校專業課考試的時間。來自牡丹江的考生婷婷,在其父親的陪同下,從2月中旬開始先後到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以及西安參加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6日又來到哈爾濱參加考試,至今沒停過,大概已參加了十七八場考試。一趟下來至少要一個多月時間,其中的辛苦只有考生和家長知道。
記者隨機調查了幾位考生,平均參加考試五六場,最多的近20場,而且還在繼續考。當記者問起為什麼要參加這麼多學校的考試時,這些考生的回答都一樣:『多一些選擇。』
哈市藝術學院招生辦有關人士說,現在『跑考』的學生越來越多。有時一所學校招生看似報名人數多,其實很多是考生在各個學校的幾個專業重復報名的累計數字。比如天津美院要在不同的地方設考點,而這些考點考試的時間也不相同,一些考生便到各考點分別報考,有的學生甚至會到一個學校的十幾個考點應試。
據記者了解,『跑考』的成本很高,除了車票、吃飯、住宿,另外一項就是報名費。今年一些知名院校的報名費是300元,最便宜的報名費是170元。一位來自齊齊哈爾的考生說,她考了十幾個學校,光報名費就花了兩千多元。
姜美玉是牡丹江工藝美術學院的畢業生,去年8月她到北京一邊學畫,,一邊參加高等美術院校考試,到現在已經花了2.1萬元。另一位來自密山的女生說,為了節省開支,她找的住處是一個房間住20個人的大寢室。
業內人士認為,『跑考』現象之所以越來越突出,是因為考生的整體水平在下降。因為現在許多學生認為參加藝術類招生考試是高考的一條捷徑,門檻低。有的甚至是在高一、高二看到文化課成績不好,纔來學畫。這樣缺乏基礎和藝術天分的考生,自然會缺乏信心,有的寄希望於一次發揮出色,有的簡直是在碰運氣,有的考生甚至希望通過專門針對一個學校的『跑考』,與老師混熟,在評分時得到照顧。
另外,藝術類院校擴招,對考生文化課的要求偏低,也是出現『跑考』現象的一個原因。一個考生浪費一個多月的時間,放棄文化課的學習,這本身就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