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3月16日電 為進一步支持區域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2000年黑龍江省科技廳啟動實施了區域科技專項計劃,自實施以來專項總體運行狀況良好,實施的45個項目中絕大部分進展順利,部分專項已初見成效。
據了解,省區域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的實施,為加快創新體系建設,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塑造區域科技和經濟創新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培育和儲備了一批高新技術人纔。如雙鴨山的『節能高效環保鍋爐配套設施技術創新』項目,已獲得了國家13項實用新型專利,不僅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儲備了技術和人纔,而且為形成區域科技創新點奠定了基礎。牡丹江金鋼鑽碳化硼精細陶瓷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新型陶瓷特種材料系列產品開發』項目,其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先進國家同類產品技術標准,居國內領先水平,加快了我省特種材料基地建設的步伐,為培育特色產業和競爭力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人纔儲備。
近年來,由於自然條件差、遠離本省腹部地區、工業基礎薄弱以及產業結構單一等諸多因素,使我省部分地區科技與經濟欠發達。區域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的實施促進了新興產業的培育,加快了從資源性初級制成品向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精深加工產品轉變的步伐。通過省區域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的實施,對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資源型城市接續產業的培育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七臺河的『北方地道藥材GAP標准化種植示范園區建設』項目,利用當地良好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我省發展北藥產業的政策優勢,與哈爾濱冰都集團合作,積極發展人參、北細辛、東北龍膽草等北方地道藥材,為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培育了新的接續產業。大慶『流程行業智能集成制造軟件平臺』項目,對大慶後石油時代選擇以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接續產業的發展道路具有直接指導意義。
據介紹,省區域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的實施,促進了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結構調整,培育了區域特色產業。鶴崗『高強輕量玻璃瓶』項目,攻克了玻璃瓶輕量化及高強性技術難題,解決了多年來困擾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三精集團綏化公司開發的『年產6000萬克拉霉素分散片規模化生產』項目,使產品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地納制藥有限公司開發的第四代新產品『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屬國家一類新藥,為加快形成區域特色集群產業奠定了基礎。鐵力紅葉制藥有限公司開發的『六甲嘧胺』為抗腫瘤新藥,已成為國家醫保目錄藥品,可成為該廠新的主打產品。近年綏化和伊春通過實施省區域科技專項計劃醫藥項目,為形成具有我省特色和區域特點的北藥產業帶奠定了基礎。
為加速我省農業技術進步和農產品結構的調整,促進綠色特色食品基地的建設,省科技廳根據區域特色實施了相應的區域科技專項計劃,帶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依靠科技推動了縣域經濟發展。以寧安為基地實施的『牡丹江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項目,以當地資源和對俄口岸的優勢為依托,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和外向型農業,促進了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寶清縣『三江平原稻、鵝、魚綠色食品關鍵技術及產業化試驗示范』項目,通過加強有限資源的集成,為促進雙鴨山東部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重旱區旱地農業綜合技術與可持續開發研究』項目,為我省西部旱區農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模式。『興凱湖大白魚池塘精養』項目,為培育區域特色產業,興凱湖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樺川縣『綠色稻米產業化研究與開發』項目,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形成了以綠色稻米基地促進龍頭企業發展,以龍頭企業牽動綠色稻米發展的農業產業化鏈。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省區域科技專項計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在項目申報和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缺乏戰略性規劃、項目集中度不高、在項目推薦和管理中落實不到位等等,不利於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和區域競爭新優勢的形成。針對這些問題,省科技廳將強化動態管理,實施全程評估,保證項目按計劃要求順利實施,更好地發揮區域科技項目的牽動作用,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區域科技專項計劃
區域科技專項計劃以推動區域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為主要目標,重點支持地方政府關注,具有較強的區域特征、有一定的研發基礎並有望形成區域新的經濟優勢,同時對區域發展具有較大牽動作用的重點科技問題或重點經濟項目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