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國有林區:『生態』第一『木材』第二
2004-03-20 11:45:25 來源:科技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科技網3月20日電來自大興安嶺的人大代表王忠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大興安嶺林區每年僅納碳、貯碳、制氧和涵水方面的生態效益就高達161億元,而現在每年木材銷售收入只有11億元,不足生態效益的1/15。

    『當前社會對林業的第一需求是生態需求,國有林區今後的主要任務可能是生態任務。』王忠林說,如果只是提供經濟效益,完全可以由非公有林區去搞。

    大興安嶺是東北、華北的天然生態屏障,破壞了它,東北、華北就會失去生態安全,更不會有『糧倉』的美稱。林區對黑龍江、嫩江流域有著重要的水源涵養和調節作用,保障著東北重鎮齊齊哈爾、大慶和松嫩平原、呼倫貝爾草原的工農業和生活用水安全。

    專家普遍認為,殃及整個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1998年特大洪水,就與大興安嶺集水區控制面積1/3森林的過量砍伐有直接關系。

    『過去,以木材生產為主更多考慮的是國民經濟發展對木材的需求。現在以生態建設為主是為了保障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王忠林說,當前大興安嶺正在實施的生態戰略,就是要實現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保障國家的生態安全。

    針對社會上一部分人對生態戰略的誤解,王忠林解釋到,搞生態建設為主不是不提供木材,關鍵要做到兩個『合理』:合理地確定木材產量,不要超過森林可承載范圍;合理地確定采伐方式,把采伐方式轉移到以培育森林為目的的撫育伐上。

    王忠林說,實施生態戰略更不是不要經濟發展,而是要發展自己的特色經濟,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大興安嶺目前正對多種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發展生態旅游,打造中國北極旅游品牌;憑借無污染的天然淨土,發展綠色食品業;發展有寒帶地區特點的冷涼型養殖業;立足林區蘊藏的800餘種中藥材,積極發展北藥開發業。國有林區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能過分依賴木材資源,要走生態發展的新路子。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