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南崗區長江路上500株色木槭換種垂楊柳
2004-03-30 06:40: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30日電 2002年冬,500株色木槭落戶哈市長江路分車帶內,時隔一年多,這500株大樹中的半數已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補植的柳樹。專家認為,色木槭是野生樹種,必須生長在空氣濕度大,且有模擬野外生存環境的狀態中,不適合做城市行道樹。

    又到了春植季節。近日,哈市長江路兩側車行道內很多色木槭被撥了出來。22日,記者沿著長江路細數了一下,分車帶內還剩185株色木槭,樹坑有223個。在龍塔附近,一些工人正忙著清理樹坑,很多坑內還有冰茬兒,坑邊堆著被塑料袋包裹的土,有的土還沒有化凍。據工人們講,樹坑裡要補植柳樹。至27日,這200餘個空樹坑已被補植上了柳樹。

    據哈市開發區城建局負責人介紹,2002年11月,為使長江路成為哈市綠化效果最佳、喬灌結合、色彩搭配錯落有致的景觀大道,該部門在長江路兩旁分車帶內移植了500株直徑為15厘米左右的色木槭,但到目前為止,已經死了100多株,還沒撥掉的也不知能否成活。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色木槭屬於慢生樹木,所以形成景觀周期長。栽種在長江路上的色木槭沒經過城市馴化,是直接從山中移植過來的。現在看來,該樹種成活率確實不太理想,所以只能在原有的樹坑上補栽柳樹。補栽工作預計在4月初結束。

    據東北林業大學森林資源環境學院的聶教授介紹,色木槭屬於中性樹種,是生長在深山裡的野生樹種,其生長特性要求空氣濕度大,需要有模擬的野外環境。移植後,有關部門應對空氣的溫度、濕度,土壤結構,樹周圍環境等因素嚴格把關。如汽車尾氣、灰塵污染,夏天柏油路面溫度高,大型汽車引起的地面共振都會導致該樹種死亡。

    聶教授認為,從經濟角度考慮,一株色木槭至少要200元,而榆樹、柳樹等鄉土樹種多在二三十元左右。所以他提倡哈市的街道應多種一些鄉土樹種。

責任編輯:邵月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