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報道 一位歐盟駐華高級外交官在此間表示,歐盟將積極參與中國東北老工業區的復興戰略,願意為這裡的工業現代化進程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持。
歐盟駐華使團一等科技參贊尚德思(Jurgen Sanders)說,歐盟期待在科技領域與中國東北地區的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廣泛合作,支持這裡成為重要的新型工業化地區。
尚德思及一些歐盟國家的外交官剛剛對中國東北地區的3省4市進行了考察。外交官們稱,中國東北地區良好的工業基礎和一大批中國最優秀的高素質人纔,令人印象深刻,這給今後的歐中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
尚德思說,"歐盟第六框架計劃"(FP6,Framework Programme)已經全面向中國開放,東北地區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將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對象,這一多領域、多課題的國際合作將有助於提昇中國東北老工業的科技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目前,中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已經參與到"歐盟第六框架計劃"中的大豆開發等農業研究領域並取得了重要進展。
"實際上,中國東北地區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完全有實力參與到航空航天、納米技術、生命科學、信息技術等諸多領域的項目計劃當中。"尚德思說。
歐盟的外交官們認為,中國東北地區具備先天優勢而如今又特別得到了國家的政策支持,如果今後能夠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供優惠的稅收政策,以及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和增加透明度,則更能吸引到外國投資者。
然而,歐盟外交官們對所見所聞的一些事情表示震驚。尚德思說,很多大型國有企業過於專注於技術和生產,而忽視對利潤的追求和市場的研究,"一個銷售收入以年均30%增長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其收益竟然微乎其微實在讓人感到震驚"。
外交官們認為,中國東北地區的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有必要借鑒歐洲企業的成功經驗,知道怎樣從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品牌打造、銷售技巧、售後服務等一系列環節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尚德思說:"中國政府非常清楚如何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成為世界的成功典范。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振興東北的戰略,我們對此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