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邁進國際市場擴建港口容量 同江全力打造國際商貿港
2004-03-31 11:25: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報道 同江位於東北亞經濟區中心地帶,是對俄貿易前沿和橋頭堡,為使同江港成為黑龍江第一大外貿港、第二大口岸,同江市正意圖通過修築一條公路、一條鐵路,擴建港口容量,實現國際商貿港的夢想。

    如果以同江為圓心畫一個圓,輻射的地域有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蒙古以及中國的東北地區。這是一個經濟區域,叫『東北亞經濟區』。

    同江,對國內經濟循環來說是末梢,對俄貿易卻是前沿和橋頭堡。對東北亞經濟循環來說,它又處中心地帶。

    舉全力造『中國的同江』

    同江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陸路距離約290公裡,4.5個小時的車程;水路距離約272公裡。從同江的哈魚島,到對岸俄羅斯的鐵路、公路俱通的下列寧斯闊耶口岸,就1公裡的距離,十幾分鍾路程……

    中國、韓國、日本的商品進入俄羅斯,最大的消費地就是哈巴羅夫斯克……

    1909年、1958年、1986年,同江口岸曾三度作為國家口岸對俄開放,先後與俄羅斯的5個州、區的150家企業有貿易往來。

    只是,同江也始終被看作僅僅是當地同江、富錦、撫遠、樺川、佳木斯口岸群中五個口岸之一。

    『現在不同了,佳木斯市正在舉全市之力打造一個同江。』同江市市委書記韓庫興奮地告訴我們。

    佳木斯市市長鄧華講了這樣一件事:市長辦公會決定撥款450萬元給同江,作為修建同江至哈魚島碼頭公路的啟動資金。『有人對此想不通,但市領導卻態度鮮明:同江口岸不僅僅是同江的,還是佳木斯市的,黑龍江省的,再往大了點兒說是中國的。』

    位於佳木斯市內、松花江段的佳木斯口岸,一直以來分流著同江口岸的貨運量。但近年來,松花江水位不斷下降,加上將近半年的江面封凍期,事實上佳木斯口岸的存在,已直接影響了江海聯運大通道的暢通。因此,佳木斯市正將佳木斯口岸遷往同江。

    日前,哈魚島至俄羅斯下列港的鐵路跨黑龍江大橋項目建議書,已初步完成。該建設項目,得到了黑龍江省政府、佳木斯市政府、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的高度重視,現已上報國家有關部門待批。一旦這座跨江鐵路大橋得以興建,同江的口岸優勢會更加張顯。

    同江市還在距俄羅斯下列港僅1公裡的哈魚島上,新闢建了『哈魚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該區已被黑龍江省批准為邊民互市貿易區。

    同江水運可達哈爾濱、佳木斯、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日本海。同江口岸水運發達,陸路運輸滯後,嚴重制約了港口貨物的集散能力。向陽川至哈魚島段鐵路修好以後,向南可達哈爾濱、大連、天津、北京,向北可達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向西可以經西伯利亞大鐵路通達歐洲,向東可以經水陸聯運通達日本和北美。

    打開『瓶頸』通暢內外

    一直制約同江口岸經濟繁榮的瓶頸,就是兩條路。

    一曰:同江地方鐵路。從向陽川到哈魚島。

    一曰:直通口岸的公路。從三村到哈魚島。

    3月,修建中的從向陽川到哈魚島的地方鐵路,路基被白雪覆蓋著,綿綿延延看不到頭。韓庫說,2003年,同江地方鐵路一期工程的土方工程已經完成50%%,預計今年11月份一期工程竣工,實現鐵路到達西港,並爭取二期工程開工,力爭2005年底完工,使鐵路延伸到哈魚島。到那時,鐵道線一直抵到碼頭,全國的貨物可經哈爾濱、佳木斯直接運抵黑龍江邊的同江口岸裝船出境。

    在距離貫通中國南北的同三(同江至三亞)公路零公裡不到1500米的地方,一條已修好路基的公路上不斷有卡馬斯、大黃海等重型卡車駛過。那是趕著到哈魚島,然後過境的汽車。通過這條公路到俄羅斯境內,十分便捷,從哈爾濱出發經此到哈巴羅夫斯克只需13個小時,當天到達。2003年,這條同江至哈魚島的公路已完成路基土方工程,白色路面將於2004年8月初竣工並交付使用。

    同江有兩個港口,西港和東港。今年,西港要改擴建,計劃投資6700萬元,新建5個千噸級泊位,改造3個原有泊位,使其年吞吐能力達到150 200萬噸;東港,建港口和物流中心,計劃新建泊位11個,其中,滾裝碼頭3個泊位、江海聯運碼頭2個泊位、散貨碼頭6個泊位,使東港年吞吐能力達到400萬噸。

    所以,同江要舉全市之力發展對俄貿易,力爭用2 3年的時間,甩掉全省口岸貿易額第三的名份,把同江港建設成為黑龍江省第一大外貿港、第二大口岸。

    就像韓庫展望的那樣:不久的將來,同江就會『引千帆競發,匯萬商出海』,邁進國際大市場,旋轉於國際大舞臺。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