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危害個人社會導致『激情犯罪』 人格障礙逆子弒父
2004-04-01 13:25:0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1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有關專家調查認為,心理門診1%至2%的青少年有品格、人格方面的障礙,如不及早進行乾預,就會危害個人和社會,甚至導致『激情犯罪』。

    品行人格凸現障礙

    張明是哈爾濱市一所重點中學的學生,每次遭到老師批評,或者與同學發生矛盾,事後他一定會找個機會報復。如果一時找不到機會,他的心情便會十分壓抑,經常暗自用刀往大腿上割。

    哈醫大一院心理科主任安鋼輝介紹,目前家長們普遍關注的是孩子的一般性心理疾病,而近年來,心理門診的青少年患者中,有1%至2%具有品行方面的障礙,即人格障礙的傾向。一般來說,缺少社會責任感、缺少同情心與悔愧心、缺少社會公德和行為自制力,具有攻擊性與衝動性,可以診斷為人格障礙。

    終極可致『激情犯罪』

    高二學生彭某,自幼嬌生慣養,在家中什麼事都要聽他的,在同學間更是橫行霸道。一次,家裡人想把他送到寄宿學校,他一怒之下用菜刀將父親砍倒在血泊中……

    心理專家分析,這種因不足掛齒的小事而導致的衝動犯罪可稱為『激情犯罪』。近年來『激情犯罪』的上昇與人格障礙密切相關。如果一個人總認為別人敵視他,從而對人冷漠、怨恨,甚至采取『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思維方式進行發泄,自然招來社會的拒絕,這又進一步加劇他的反社會性,形成惡性循環。

    提前乾預重塑人格

    有關專家介紹,品行和人格障礙從小表現為憤怒域值小、極限低,換句話說,特別容易出現憤怒、壓抑,一遇上導火索,便會點燃更大的憤怒。

    目前人格障礙只能靠描述來診斷。家庭教育對於乾預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人格一般在18歲時正式形成,在此之前,對有人格障礙傾向的孩子提前乾預,進行個性化教育,是可以重塑人格的。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