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3日電 清明來臨之際,哈爾濱市不少市民不再像過去那樣扶老攜幼實地憑吊,而是通過互聯網獻束鮮花、點根蠟燭,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近日,一些能進行『網上祭掃』的網站格外熱鬧,但不少人在『網上祭掃』時開玩笑,熱衷在網上為古人建網墓。
今天出版的《哈爾濱日報》報道,記者昨天進入一『網上祭掃』網站,點擊進入『哈爾濱區域』看到,像荊柯、李白、孟浩然、秦瓊、關羽等古人都有了網墓,網墓注冊人一般是『網友』、『親人』等,制作精致的網墓內還附有墓主生平簡介、祭文、圖片等,一些墓碑前還有不少網友上香、獻花、留言等。
記者看到,雖然申請墓室的『申請協議』中有:『注冊用戶必須提供准確的注冊用戶(本人)和墓主(逝者)資料;注冊用戶必須是墓主家屬或親屬,否則必須在征求逝者家屬同意後纔能提出申請』等規定,但實際上,違反這些規定一樣可以輕松地申請到一個『網上墓室』。
記者在『天堂園』瀏覽了6頁發現,每頁都有幾個『墓主』與『注冊人』同一名字的網墓,有人還在『網墓留言』中寫『留著給你將來用』等搞笑內容的文字。
對此,一些網友指出,『網上公墓』是提倡文明祭掃和緬懷親人的場所,每個人都該保持這裡的文明。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