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大慶4月5日電大慶市把向來被民政部門壟斷經營的殯葬業,向民營資本敞開大門,既滿足了群眾需求,更有效遏制了殯葬業的暴利勢頭。
目前,大慶市有7家殯儀館、3家公墓,有2家民營,一家合營。市區內『民』字號與『國』字號殯儀館同臺競爭,比價格、比服務,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1998年,大慶市委市政府力排眾議,決定在殯葬業引進民營資本。一時間,反對者有之,擔心者有之,懷疑者有之,至今仍有爭議。對此,大慶市市長助理、民政局長尹小平明確表示,市場競爭有利於促進殯葬業發展,民政部門再不能靠行業壟斷為自己獨霸天下創造條件。到民政部門碗裡『搶飯』吃,民營殯儀館的生存狀況如何?大慶天園殯儀館館長何樹軍說,當初最擔心競爭環境不公正,現在大慶市民政局專門成立殯葬管理所,對所有殯葬企業實行監管服務一條龍,我們和國營『老大哥』能夠『平起平坐』,火化量基本與大慶市殯儀館平分秋色。大慶市殯儀館館長李長懷說,隨著民營企業的進入,經濟效益減少了一半,但卻給職工及早補上了市場競爭中的生存課,迫使我們的服務質量和硬件投入迅速提高,可以說是殯葬行業改變工作作風及經營理念的特效藥。清明節期間,兩家殯儀館紛紛出臺面向油田老會戰及低收入群體的優惠政策,祭奠、停車等曾經名正言順的收費項目。群眾說:這正是競爭帶來的實惠。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