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12日電(王君堂 記者 雷蕾)眼下正值備耕生產的大忙時節,一些不法分子也將目光投向了農民的腰包。近日,寧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就破獲了一起制售假化肥的坑農案件。
3月4日,寧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接到了寧安市沙蘭鎮和勝村農民方某的報案。稱其在寧安市一個體業主於艷處購買的20噸美國磷酸二銨化肥很可能是假的。接到報案後,民警立即展開調查。經查,民警發現報案人手中的化肥與正品美國磷酸二銨在色澤和味道上都有較大差異,可初步斷定此化肥不是假冒的就是劣質產品。
民警們讓方某與賣主於艷聯系,提出再購買8噸『化肥』。狡猾的賣主把交貨時間定在了當天晚上20時,地點也遠離市區。經過長時間的蹲守,民警們在寧安市立交橋西側將寧安市海浪鎮蘭旗村35歲的犯罪嫌疑人楊衍東和石岩鎮團山子村27歲的犯罪嫌疑人於艷及二人運來的8噸『化肥』截獲。
經審,楊衍東供認了自今年2月20日以來,先後兩次從江蘇省以每噸650元的價格購進硫酸鎂68噸和大師牌磷酸二銨化肥包裝袋。在牡丹江市愛民區一租用的民房內將硫酸鎂裝入磷酸二銨化肥包裝袋內,假冒磷酸二銨化肥。而後由於艷聯系買主,以每噸2500元的價格先後賣給了寧安市臥龍鄉羅成溝村和沙蘭鎮和勝村村民。楊衍東從中非法獲利12萬餘元,於艷每噸抽取100元好處費,獲利6800餘元。
經牡丹江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化驗,送檢的所謂美國磷酸二銨化肥中,氮、磷及總養分的含量均為0,根本就稱不上是化肥。
審訊中,為了逃避制假售假的責任,楊衍東又稱此肥料是硫鎂肥,只是劣質產品,而不是假化肥。寧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再次來到牡丹江市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了硫鎂肥鑒定。發現送檢的樣品中硫酸鎂含量僅為30.3%,而執行標准,硫鎂肥中所含的硫酸鎂應大於或等於35%。專業人士介紹,這樣的『化肥』只能用於生產石棉瓦等工業用途,根本就不能用於農業生產,如果長期使用就會造成土壤板結,作物減產甚至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