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哈爾濱市『換心人』楊玉民度過第12個『五一』
2004-05-02 12:45: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5月2日電 今年五一節,是哈爾濱市民楊玉民自1992年『換心』以來度過的第12個五一。自從1992年4月26日,一名23歲的腦死亡者的心髒被植入楊玉民體內,他已經整整走過了一個輪回即12年,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換心存活時間最長的人。

    4月底,記者在哈爾濱見到了滿面紅光、身材魁梧的楊玉民。他自豪地說:『我是我國乃至亞洲「換心人」存活時間最長的人,我的生存分分秒秒都在創造我國換心史的新紀錄。』

    ■一場高燒使他患上了致命的心肌病

    楊玉民出生在哈爾濱市東風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憑借自己的聰明纔智,開辦了殺豬作坊,很快蓋起了令鄰居們羡慕的磚瓦房。

    1991年秋天,連續五六天楊玉民覺得冷戰陣陣,但他不以為意,像以往一樣照常殺豬賣肉,最後在愛人的勸說下纔趕往附近醫院檢查,結果長時間高燒導致心肌炎。出院後,由於著急自己的生意,心肌炎沒有得到徹底醫治,一年內反復發作,最後被哈爾濱醫大二院確診為嚴重的擴張性心肌病伴有心力衰竭。

    ■存活率不到50%,他仍毅然簽了字

    自從患有擴張性心肌病,楊玉民胸悶氣短,浮腫乏力,整日坐臥不安,最多1天能睡上兩個小時的『長覺』,經檢查發現,他病情嚴重時,病變心髒比正常心髒大3倍,胸腔幾乎沒有跳動的空間,哈爾濱醫大二院成了他常來常往的地方。

    當時國外醫治擴張性心肌病,只能進行同種異體原位心髒移植術即換取別人健康的心髒,纔可能使患者得以延續生命。『換心』在當時發達國家裡對患者也是風險最大的手術,世界上心髒移植技術最為成功的美國,其存活率也不過50%,況且哈醫大二院還未曾有先例。但不堪病痛重負的楊玉民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毅然在手術通知單上簽了字。

    ■清晨六時,百名醫護人員同時上陣手術

    楊玉民同意接受心移植手術後,醫院一方面積極尋找供體,另一方面考慮他的經濟困難,決定免去約12萬元手術費。最後確定了一名僅有23歲的腦死亡小伙子作為楊玉民供體時,醫患雙方都信心大增。

    1992年4月26日清晨六時,來自血液、麻醉等20多個科室的上百名醫護人員一齊上陣,施行了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首例心髒移植手術。著名的心外科專家夏求明教授親自主刀,采取同種異體心髒原位移植技術,為楊玉民摘除了比正常人大3倍的病變心髒,重新換上一個性能良好的『人體發動機』。

    手術先後進行4個小時,總計縫合1000餘針。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術後楊玉民恢復得也比較好。第4天他就能坐起來活動了;第8天就能下地行走了;第30天比較平穩地度過了衰竭期。當他度過215天,就已是當時全國換心人存活時間最長的人。心移植課題組因此在2002年全國科技大會上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術後第二年,妻子為他生下健康漂亮的女兒

    醫學上認為,移植別人心髒的人永遠是個病人。自身細胞的識別能力會不斷地排斥別人身上的東西,風險隨時都會顯現。楊玉民的12年歷程,就是與病魔不斷進行抗爭的歷程。他克服了許多難以忍受的不適反應,氣短、胸悶、心律加快等等現象時有發生。服用和注射大量的抗排斥藥物,幾乎一天不能間斷,排斥反應雖得到扼制,藥物的毒副作用又加大了,使他出現了合並癥,如記憶力減退、肝腎功能受損等。

    但楊玉民也是幸運的,術後第2年妻子懷孕了!現在他們心愛的女兒楊陽已11歲,能歌善舞,聰明伶俐,惹人喜愛。時值世紀之交的2000年,楊玉民又喜添一個孫女。

    ■成功挺過一場車禍

    2000年5月一場車禍發生了,楊玉民騎摩托車被疾駛的『的士』撞個人仰馬翻,撞出8米外摩托車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身上。急診檢查時,楊玉民胸前1尺多長的刀口使大夫大吃一驚。楊玉民說明了自身的情況後,大夫將他急送哈爾濱醫大二院。結果除大量的外傷,心律加快,別無傷害。約半個月的時間,心律漸漸地平穩下來,楊玉民又一次度過了險關,經住了外力撞擊的考驗。醫生說,目前楊玉民各項生理指標均正常,處於生命質量的最佳狀態。

    ■『12歲』的楊玉民呼吁盡快出臺腦死亡法

    目前,哈爾濱醫大二院已成功進行20餘例心髒移植,國內10餘家醫院累計進行心髒移植手術達百例。然而,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內地,需要換心的人中只有不到1%的人有這個機會,而數以萬計的心髒重患期盼新生只能是空想。

    楊玉民回顧當初被病痛折磨,苦苦地等待供體時的迫切心情,激動地說:『我夠幸運的了,現在每天都有許多因找不到供體的患者喪失寶貴的生命,國家應盡快出臺腦死亡法,保護器官移植,改變供體難尋的現狀。』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