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9日電 光明網報道,『五一』長假剛過,黑龍江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專業的大一學生小康就迫不及待地敲開了自己心理諮詢導師的門。他在與導師的交流中,暢談理想、傾訴心聲。這是記者在黑龍江工程學院看到的生動一幕。該校校長魏兆勝教授告訴記者,黑龍江工程學院試行本科生導師制,目的是讓每一位大學生的心靈都能得到精心的呵護!
黑龍江工程學院成立於2000年3月,有在校生萬餘人。建院之初,學校針對現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的實際,一次性投入9萬餘元建成了具有專業規模的心理諮詢室,配備了具有專業知識的心理諮詢教師。然而,隨著心理輔導工作的逐漸深入,學院發現,僅成立心理諮詢中心,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並未得到切實解決。原因在於:少部分學生能夠主動前來心靈自助,而大部分卻沒有意識或不願進行心理諮詢。如何堵塞這一漏洞,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健康地成長?該院經調研後提出,在本科生中實行心理諮詢導師制,做到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心理諮詢師。具體做法是,擔任導師的人員必需具備講師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歷,能為學生學習計劃的制定和個性發展提供有益的指導,每位導師指導6 10名本科生,聘期四年。主要職責是根據社會需要及學生自身特點確定該生的成纔方向,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引導學生陶冶人性、完善人格。經過精心挑選和一定的專業培訓後,黑龍江工程學院首批200名由校領導、處級以上行政乾部以及教師組成的心理諮詢導師正式上崗。
實行導師制後,導師們針對以往思想工作針對性不強的弊端,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心靈的聆聽者、思想的引導者、生活的幫助者、未來的策劃者。作為學院的第一批導師戴明清感慨地對記者說:『與學生如此零距離、長期不間斷的溝通我還是第一次。雖然增大了工作量,但能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幫助學生,自己感到很欣慰。現在,學生的每一步成長以及家裡情況我都非常了解。當他們出現困惑時,大多都不願和父母說,而向我傾訴,這是信任也是一種責任,它督促我要不斷地完善自己,讓學生們感到我們之間的溝通是:「我願意,大家也喜歡」。』該院電子工程系學生小康在與導師不斷地接觸中,自身漸漸地發生了變化。他對記者說:『我家庭困難,與人相處讓我感到自卑,覺得一切都是灰暗的。導師關心鼓勵我,讓我試著笑對周圍人,我漸漸發現,他們也給我同樣的笑容,這讓我感到很幸福,對未來充滿信心!』
魏兆勝院長告訴記者:『高等學校作為人纔培育的搖籃,最重要的是給國家多培養具有完善的人格、品行,真正有益於社會的人,在「人性」的環境中讓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而能否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防患於未然,如何使大學生始終昂揚向上,讓他們懂得如何生存、如何正確看待人生?導師制的試行就是我們進行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