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1日電 黑土地產出希望,種了大豆變『金豆』。昔日種地等於鍛煉身體的痛苦年代過去了,如今的農民真正成為了土地的主人,隨著國家糧食補貼、取消農業稅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出臺,農民對土地的熱情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下鄉采訪時農民問的最多的就是:東北大豆還能變『金豆』嗎?
600萬畝種『金豆』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委獲悉,2004年全省大豆播種面積將達到5000萬畝,比去年增加401萬畝,約佔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一半。今年,哈市大豆種植面積更是突破了600萬畝,比去年大豆面積多了145萬畝。
在國家大豆振興計劃的拉動下,近兩年國產大豆品質大幅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記者近日在哈爾濱市部分大豆主產縣采訪時了解到,較高的價格激發了農民的種豆積極性。據了解,按照黑龍江省農委的規劃,2004年全省高油大豆將發展到2000萬畝,高蛋白大豆將發展到1000萬畝,單產指標達到160公斤,總產達到480萬噸。全省大豆總產量預計可達到750萬噸,拉動農民增收10億元以上。
『金豆』等於硬通貨
目前,美國出口大豆90%為轉基因大豆,日本和歐盟及中國等30多個國家已經實行了轉基因標識管理,這對我國非轉基因大豆的出口創匯是十分有利的。
據哈爾濱市農委農技推廣總站站長李茂生介紹,我國大豆年需求量在3000萬噸以上,並且逐年呈現上昇趨勢,而國內的大豆產量在2000萬噸,缺口仍然在1000萬噸。他們通過下鄉調研時發現,今年一些大型企業在與農民簽訂的大豆收購合同上,每公斤大豆收購價格在2.4元以上,從而表明大豆的市場價格還處於高價位。
就大豆價格問題,記者在木蘭縣采訪了經營和種植大豆的農村經濟人孫鳳生。孫鳳生充滿信心地說,根據目前全球糧食庫存量處於低水平的現狀,再加上國內退耕還林及開發區佔地等因素的影響,他估計今年的大豆市場價格仍然保持在每公斤3元左右。孫鳳生根據自己的判斷,今年一次性承包了3萬畝耕地種植大豆。
『金豆』種植切忌盲目
大豆品質的差距主要來源於品種混種、混收和混貯,沒有實行專用品種的規模化生產;我國還有生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優勢,可以通過生產非轉基因的綠色、有機和無污染安全的高油、高蛋白大豆及產品,提高知名度和競爭力。據測算,目前國內大豆年需求量達3000萬噸,佔世界大豆貿易量的21%,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農業專家認為大豆生產的發展對策應該是:一是要加大大豆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不斷推出高油和高蛋白大豆新品種;二是要實行標准化生產和專用品種的規模化生產,大力推廣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三是要推行合理的耕作制,減輕重迎茬危害;四是要研究和推廣綠色大豆生產加工的配套技術。根據大豆主產區在黑龍江省的現狀,需重點開發大豆纖維、分離蛋白、低聚糖、大豆?及異黃酮等精深加工技術,以增加產品附加值。
市場的一絲風吹草動就能掀起驚濤駭浪,說明在與國際融合的過程中我市市場尚欠成熟和理智,如何引導農民按照WTO框架規則應對全球大市場纔是當務之急。今年盲目擴大大豆種植的局面,將會造成產品趨同,品質下降。因此,引導農民搞好結構調整,避免可能發生的市場風險將是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