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企業建到邊境上——對俄貿易成功者張國明現身說法
2004-05-17 08:25:0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5月17日電到東寧縣采訪中俄互市貿易,恰遇老鄉、寧城經濟貿易公司總經理張國明。他原為阿城小嶺鋼鐵廠職工,1993年,只身闖蕩俄羅斯,從廢舊金屬貿易到真雪魚加工貿易,他按照俄羅斯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調整企業定位。如今,他的公司在俄羅斯捕魚、在國內加工、再把魚產品銷往美國及歐盟市場,年銷售額近3億元人民幣。這位中俄貿易中的姣姣者,回答了記者關於當前哈爾濱市、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的熱點問題。

    不可不遵守的規則

    談到熱點,張國明首先提起了『灰色通關』,即不久前莫斯科警方以『通關手續問題』收繳了大量中國商品。他說所謂『灰色通關』就是中方通過俄方代理通關,沒有按商品實際繳納關稅,張國明認為類似事件的責任主要在中方,因為不管什麼原因,我們都必須遵守當地的法律規則。

    對俄貿易額下降,是哈市、黑龍江省當前的熱門話題。張國明說,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經歷了國企、自然人及民營企業三個主角的轉變,前兩者是我省的優勢,而後者是黑龍江省的劣勢,所以黑龍江省的對俄貿易額必然要呈下降的趨勢。這件事情同樣說明,我們沒有遵循俄方市場的變化而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絕不能放棄的市場

    『灰色通關』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提醒中國企業如何應對新時勃的蘆筍貿易。張國明說,如果完全繳鏟關稅(實質上也是必須的),將使中國商品在俄銷售價格增長1倍多,競爭能力下降,利潤空間減小,許多附加值低的輕工產品類對俄貿易將難以為繼。

    對俄貿易真到了無利可圖的地步了嗎?張國明認為對俄貿易前景依然廣甲,因為俄國80%以上輕工產品需要長期進口。他說,隨著俄經濟好轉,日本、韓國也加快對俄貿易步伐,左俄國的輕工產品市場上,中、日、韓三國早已短兵相接。張國明相信,在美國市場上中國都不懼日本、韓國,當然就更沒有理由放棄俄國市場了。

    應盡快搭建的跳板

    我們的最木優勢是地緣優勢,尤其是黑龍江省業已開通的對俄貿易口岸,只不過我們至今也沒再搭建一塊能跳躍俄羅斯市場的跳板。多年的對俄貿易經歷讓張國明如鯁在喉。

    幾年前,張國明就曾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與俄方溝通把互市貿易區變成加工貿易區,即把國內的工廠建到兩國邊境線上,根據俄國的市場需要隨時組織生產。張國明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一件成衣出口到俄國,要繳納100%的關稅,而在加工貿易區生產則只需繳納半成品20%的關稅;如果把加工廠建在互市加工貿易區,產品就可以從俄國出口,利潤就可能成倍增加。

    張國明說,由於俄國還不是世貿組織成員,其國內的市場法制化不健全,許多外國企業不敢貿然進入俄國。企業建到邊境線上,這是我國也是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的最大優勢,從短期看,一步解決了『通關』問題。從長匹看,一旦俄國市場成熟,中國企業完全可以借助邊境企業這塊跳板,大舉進軍俄羅斯。只不過,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張國明的言談中充滿自信和懮慮。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