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學生征婚找富姐:『不希望後代掙紮在底層』
2004-05-22 09:26:21 來源:光明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北京某高校大學生陳成(化名)今年3月在某媒體上刊登了一則征婚啟事,希望通過征婚找到一位有財力的女子,資助他出國留學。5月19日,陳成赴廣東與第一位應征者見面後返回北京的學校。 他在想什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面臨什麼樣的壓力與誘惑?他的感情將怎樣面對金錢?

    光明網5月22日電  21日下午1時,因為征婚事件而面臨學校壓力的陳成,在校園裡約見記者做了長時間的傾訴。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對人很有戒心?吃飯時不和我們同坐一張桌子,現在還離我這麼遠,呵呵。

  陳成(以下簡稱『陳』):我不太習慣和別人一起吃飯,因為我吃得比較多,和別人一起(我)會吃不好。英國的社交距離是1.5米,和不太熟悉的人,會保持這樣的距離。

  『我想去俄羅斯』按正規途徑不可能,只能期待奇跡了

  記:做這個決定(指征婚),用了多長時間?陳:一個多月吧。

  記:你家人支持你的決定嗎?

  陳:支持啊,我一開始就和他們說了。而且我覺得沒有必要征得他們的同意,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可以決定自己的事。

  記:你嘗試過哪些方式?都失敗了?

  陳:你說還有什麼方式?我想去俄羅斯,大概算了一下,擔保金要1萬美元,每年連學費在內,最低消費要3萬元人民幣。對於我來說,有三條路:一是申請留學獎學金,留學獎學金本來就不好申請,文科的更難,而且第一關是語言關,我就過不了。二是向經濟條件好的親戚借,很難借到,親戚的經濟條件沒有好到這個程度。再就是自己打工掙錢,但半年之內(根本)沒有希望掙到這麼多錢。按正規途徑不可能,只能期待奇跡了。

  『我理解學校面臨的壓力』 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影響別人和自己正常生活就行

  記:有沒有想過啟事刊出來後,會引起怎樣的反響?你也承認學校給你施加了壓力,那麼你後悔這樣做嗎?

  陳:如果我能預測到未來,就不會做這個決定,但我做過的事不會後悔。想做一件事,就去做,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而且不影響別人和自己的正常生活就行。我理解學校面臨的壓力,(畢竟)沒有其他(在校)大學生這樣做過,在傳統的大環境裡,可能很難取得學校或更上層的理解。我不願意給學校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且這是我個人的事,沒有必要牽扯上學校。

  記:學校對你的事,是什麼態度?你提到差點受處分?陳:(沈默)可以不說學校嗎?

  『體驗過底層的艱辛』 我不希望我的後代繼續這樣生活

  記:你說因為失敗過,所以不想繼續過在底層掙紮的生活,能具體說說嗎?這是不是促成你征婚的主要原因?

  陳:我以往的打工經歷,讓我體驗到失敗的感覺,因為那樣是沒有新意、機械重復的勞動,非常辛苦卻沒有動力,重要的是不知道這樣辛苦是為什麼,有什麼價值。我從高中開始,就利用業餘時間做各種兼職,做過保險業務員、促銷過保健品、化妝品,派發過傳單,還做過酒店雜工。體驗過底層的艱辛,我不希望我的後代繼續這樣生活。要徹底改變我和我家人的生活,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

  記:你有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決定?

  陳:我覺得自己的任何決定都是正確的,但是不希望造成不好的影響。我現在最大的顧慮是不能(順利)畢業,和讓家裡的親戚朋友知道。大環境是這樣,很難抗爭。

  『我撒下了大網』 希望引起注意,增加認識和選擇的機會

  記:你理想中的妻子是什麼樣的?

  陳:(笑,想了一陣)理想?我沒有什麼理想,我對外形沒有太多要求,最不在乎的就是年齡。

  記:比如身高,如果比你高呢?

  陳:(笑)身高比我高更好,比我高20厘米都不介意,這樣對後代有利。

  記:恕我冒昧,你有過女朋友嗎?

  陳:有過。我們在一起4年,(她)不久前結婚了。(沈默)我很傷心啊,喝了一個星期酒。

  記:沒有問過她原因?

  陳:有這個必要嗎?我沒有再找過她,怕這樣對她不好。

  記:你打出征婚啟事,與這個有關嗎?

  陳:沒有。個人有個人的選擇。

  記:在你的征婚啟事裡,征婚條件是25-35歲、體重70-100公斤的女性,有子女者優先,為什麼提出這樣的條件呢?如果有人沒有達到你的條件(指啟事),比如體重沒有『達標』,沒有子女,而又願意的話,那你會不會接受呢?

  陳:一個是宣傳效果需要,引起注意。還有是擴大選擇范圍,就像捕魚一樣,我撒下了大網,一定會有收獲。我個人最討厭『規則』,所以做事不會受條條框框的限制。本來(啟事裡)這樣寫,就是為了擴大選擇面,提供認識和選擇的機會,當然不會因為條件不合這種僵死的『規則』就不接受。

  『我覺得不能叫「交易」』雙方都是均等的,都有付出和獲得

  記:可不可以這樣說,征婚,是你換取留學機會,或者說是成功機會的一個手段?這算不算交易呢?

  陳:可以這樣說。(沈默一會兒)但是,我覺得不能叫『交易』吧,怎麼能說是『手段』呢?應該說是一個機會,是與更多的人認識的機會,我用自己的付出,換來的機會。我想家庭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在不過是通過征婚這種方式來組建家庭。而且在這個事情裡,雙方都是均等的,都有付出和獲得。

  記:那麼你覺得你付出的是什麼?對方用金錢,換取和你的婚姻,對方得到了些什麼呢?相比之下,你覺得是你還是對方付出得更多呢?

  陳:我當然有付出啊。我的青春,還有可能會失去同齡人正常狀態下的婚姻方式。我可以將我受到的先進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帶進家庭生活和對後代的教育中。比如現在中國孩子的生存能力普遍不強,我會從生活自理能力各方面訓練我的孩子,讓他知道怎樣成為一個男子漢。她付出了一些,比如金錢,但是她同樣有回報。

  『感情肯定是第一位的』 也許她會說服我,改變我出國的想法

  記:有沒有考慮過因為年齡的差距,可能婚後生活會不和諧?

  陳:(笑)我覺得不存在。我可以通過飲食和適量的運動來幫助自己和對方調節。即使女性過了更年期,也有性需要,可能數量不像年輕時這麼頻繁,但質量很重要。

  記:在征婚中,感情佔據著什麼樣的位置?你以婚姻交換出國的資助,這算不算欺騙?

  陳:沒有欺騙啊,感情肯定是第一位的。但是我相信感情可以培養的,我認為主觀是可以改變的,環境是決定因素。如果對方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沒有能力資助我留學的費用,但產生了感情,我就不會介意太多。也許她會說服我,改變我(一定要出國)的想法。

  記:有沒有人改變過你的想法?

  陳:(想了想)目前還沒有。

  記:如果你事業成功後,有別的女性向你示愛,你會接受嗎?

  陳:我覺得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很多東西不是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我們將來在婚姻中,一定會產生感情,我會對家庭負責。

  『原來預期會有很多人過問』 應征者少,有可能是因為沒有留下聯系方式記:你對自己的外形滿意嗎?

  陳:比較滿意。

  記:最滿意哪一點?

  陳:體格,比較強壯。我練了一年健美,原來體重只有90斤,很自卑,現在有120斤。

  記:目前為止,只有阿青一個應征者,你認為是為什麼?

  陳:我正想問為什麼會這麼少,本來應該是比較能引起人關注的。原來預期會有很多人過問,或懷疑,或好奇,或誠心,都可以試試。問都不問,怎麼知道我是真是假呢?很多時候就在一念之間。

  記: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陳:我想有可能是他們找不到我,因為啟事上沒有聯系方式。我想留下手機號,報社卻不同意刊登。

  『和阿清並沒有真正相處』 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浪漫,現在就一般朋友

  記:你在去見阿清路上,心情怎樣?

  陳:心情?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為我坐的是硬座,一路上非常疲勞,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想別的。

  記:你和阿清相處得愉快嗎?

  陳:就那麼幾天,當然愉快啊,換了誰都會愉快。相識容易相處難,和阿清並沒有真正的相處。

  記:有沒有繼續發展的可能?

  陳: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浪漫,對阿清的感覺,現在就是一般朋友吧。她人很好,但我們現在沒有太多時間做更深的了解。

  記:你們之間相差10歲,溝通會有問題嗎?

  陳:你覺得會有什麼問題?人與人之間總會有一些共通的東西,只是多和少的區別,只要用心去交流,去發現,就不會存在什麼溝通困難。

  記:和阿清的孩子相處融洽嗎?

  陳:不錯啊,我和她的孩子就像朋友一樣,絕對平等,絕不是長輩和後輩的相處方式,這樣交流起來很自在。我比較擅長教小孩子,對大學以下的教育都能勝任。

  記:還有別人和你聯系嗎?

  陳:有一位先生願意無償資助我(留學),後來就沒有聯系過。

  記:如果是真的,你會接受嗎?

  陳:我會先和他談談,看看他想要得到的是什麼。對於不求獲得的資助,我會考慮我能回報給對方什麼,不希望僅僅是索取。

  『本來對征婚就沒有寄予過大希望』 不是鑽牛角尖的人,本來就沒有寄予過大希望

  記:如果這次征婚失敗,你打算怎麼辦?

  陳:只要努力過就好了,我不是鑽牛角尖的人,本來對征婚就沒有寄予過大希望。

  記:那麼你打算乾什麼呢?

  陳:我第一選擇是出國,如果不成,會考慮考研究生,找工作是最後一個選擇。

  記:面臨學校的壓力,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態?

  陳:我現在很平靜,想得最多的就是順利畢業。其他的,不想說。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