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自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商品流通市場初級形式的各類早夜市如雨後春筍,紛紛誕生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一定時期內,它們為活躍城市商品市場、滿足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需要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這種低級的商品流通方式在衛生、佔道、安全等等方面的『先天不足』,與不斷發展的城市難以協調。
早夜市究竟是該收還是放?收應如何收,放又如何放?如何正確處理由早夜市所帶來的繁榮與市容、交通與流通等問題?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多方采訪……
早夜市現狀調查
哈市到底有多少個早夜市?沒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竟讓記者調查了三天之久。
早夜市本身是一個商品流通的場所,基於這樣的認識,記者於19日向流通市場的管理部門———哈市工商局的有關人員提出了諮詢。然而得到的回答卻十分意外,工商部門也並不清楚哈市現在到底有多少個早夜市。哈市工商部門有關人員解釋說,哈市現有早夜市的主辦主體有好多部門,工商只佔一小部分,其他還有各區的政府、街道辦事處等等,統計起來十分困難。在遍詢了各區政府不得要領之後,20日,記者終於來到了全面掌握哈市所有早夜市數量的職能部門———哈市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整治辦)。
據整治辦的統計,哈市現存的早夜市總共有138家。在整治辦目前整理出的表格中列出了98處,其中道裡區有25處,原道外區9處,南崗區22處、原太平區13處,香坊區12處,動力區13處,平房區4處,呼蘭、松北區還沒有相關的統計數字。
21日,市整治辦的工作人員一再對記者強調『現存』兩個字。據介紹,由於很強的流動性以及歷史等諸多原因,現在市政府實際上並沒有對現存的早夜市進行嚴格的認定,也就是說,這些早夜市是否能得到政府部門的認可,現存的早夜市究竟何去何從,目前還沒有定論。雖然是這樣,用這位工作人員的話來說,存在就要去管理,他們的工作就是按現存的實際數量,對哈市的早夜市進行嚴格的規范。
那麼哈市現存的早夜市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記者利用近一周的時間,走訪了哈市七區的部分早夜市。
17日,記者來到了比較典型的道裡區建國北二道街。據了解,這裡長期以來就存在著一個市場,在2000年前後哈市提出『退路進廳』後,曾一度消失,但不久就又出現在了馬路上。
記者在這裡看到,雖然在附近有一個『退路進廳』時建的室內市場,但外面的小攤明顯要比裡面繁榮得多。這個馬路市場佔據了路的一側,除了人行道上滿滿的各式小攤外,機動車道也被佔去了半邊天,另外還有隨處停靠的機動車。
如同其它市場一樣,這裡的衛生也並不理想。賣魚的四周全是水,賣菜的身邊菜葉滿地,而街頭有鋪面的水果店竟也將水果攤支到了人行道上,傍晚時分,路邊到處都是散放的空箱子,塑料袋等垃圾。
一位就在對著市場的居民樓住的居民說,這裡的市場很鬧人,每天清晨3時,農用三輪車的聲音就震天地響。天一放亮,吆喝聲即使在八樓也清晰可聞,每天都要持續到半夜,夏日裡時間更長。
21日,家住建國北二道街的一位居民給記者打來電話,告知從20日起,這裡的市場就被清理了,每天早晨都有一個執法宣傳車在建國北二道街上巡邏。環境大有改觀,不過建國北二道街的沒有了,卻有一部分挪到了與之相交的共樂西頭道街上……
在近一周的調查中記者發現,目前哈市的早夜市在方便市民的同時,卻大多存在著佔道、衛生、擾民等等問題。
市民業主各有說法
自17日至21日的五天內,記者在哈市道裡、道外、南崗區隨機采訪了二十位市民及市場業主,在對早夜市的態度上,明顯看出了分歧。
居民觀點一:撤掉
18日,家住安固街的陳老先生說,每天大清早,各路小販就一齊『殺』到此地,樓上居民還沒睡醒,樓下就開始喊起來了,再加上小販們開來的農用三輪車的馬達轟轟作響,沒有一天能睡個好覺。而且這些小販們隨地亂扔垃圾,搞得整條街都不乾淨。不是已經退路進廳了嗎?怎麼又不搞了?同陳老先生一樣,對早夜市持否決態度的市民,佔了記者采訪中的多數。
居民觀點二:規范
20日,在哈市某政府機關工作的曲女士則認為,早夜市的佔道、衛生、擾民等等問題確實讓居民們意見很大,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市場的存在還是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更解決了部分人的就業問題。都進廳固然好,但現實的情況可能很復雜。所以最根本的問題是,無論在室外還是在室內的市場,都要嚴格地管理和規范。在記者采訪的二十人中,有三位市民與曲女士抱有相同的觀點。
業戶觀點:進退兩難
在道外區某市場賣菜的小王對記者說,他所在市場的附近也有一個進廳的地方,他也想進,風吹不到雨淋不著的。可兩個原因讓他一直沒進廳,首先就是費用,進廳的話,一個床位一年要5000元錢,相對外面的費用,要高出好幾倍。另外,裡面賣不過外面的。他說,廳外到處都是賣菜的,居民一走一過就買了,在裡面生意很難做。在同一市場一角賣咸菜的龔大姐是個下崗職工,愛人的單位也兩年多不開一分錢了,對她來說,進廳的費用是出不起的,只有在道邊擺個小攤。
早夜市何去何從
21日,面對早夜市問題多多、各方觀點陳雜的情況,記者對哈市早夜市管理的權威部門———哈爾濱市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清玉進行了專訪。
記:市民們最為關心的問題首先就是市容規范問題,現在哈市是怎麼做的?
劉:目前,工商部門已經提出了很多關於市場(交易)的規范管理的要求,而街道辦事處按現行管理的有關規定,也出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其中包括衛生管理的規定、攤床擺放的規定、食品苫蓋的規定、業戶配備衛生潔具的規定。在經營期間,每個早夜市都有專職的管理人員在市場內進行流動式的管理。
記:對不規范的早夜市有什麼處罰措施嗎?
劉:早夜市規范管理檢查考評實行『黃牌警告』制度,檢查考評結果與早夜市撤留掛勾。在檢查考評中,無論是哪種方式的檢查,累計三次檢查不達標的早夜市,懸掛『早夜市規范管理黃牌警告』牌匾。同時,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早夜市開辦單位要按整改通知的要求,認真落實整改措施,按時限達標。對不按要求整改、復查考評仍不達標的早夜市,將予以撤銷。
記:因為現存的這些早夜市的主辦主體有好多部門,是不是增加了管理上的復雜性?哈市有沒有想法將早夜市由一個部門去統一管理?
劉:以現在的情況,由一個部門實行管理的條件還不具備。以工商局為例,它只是市場(流通)的管理部門,並不是市場的建設單位。按發展市場經濟的原則,誰建市場都可以,只要符合國家的規定,當然政府對此有更嚴格的調控與規化。在保證市場化運作這一點來看,建市場並不是某個部門的專利,也是不符合現狀的。
記:現在哈市對退路進廳的態度到底如何?
劉: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流通與交通』的層面。就目前哈爾濱的經濟發展來看,市政府提出了『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年』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來說,哈市方方面面都應該為此做出貢獻。過分強調某一個側面,會對另一個方面產生影響。
從現狀來看,我們還不贊成大規模地清理和拆除達到規范的、正常經營的場所。現存的這些市場攤區早夜市內的從業人員總計要有數萬人之多,這涉及到一個社會穩定的問題。
佔道早夜市規范管理標准
一 佔道管理
l、嚴格按照有關部門規定的早夜市位置、范圍組織開展經營活動;
2、早市8:00閉市並清掃完畢,節假日可延至8:30。夜市開市時間夏季為18:30,冬季為17:30;
3、分類劃位經營,嚴禁移位、外溢和擴大范圍經營;
4、無佔用機動車道經營現象,確保車輛通行頃暢。
二 衛生管理
1、設專職清掃保潔人員,開市時間全程保潔;
2、設置臨時垃圾收集容器,垃圾隨產隨清,場地整潔乾淨;
3、交易現場無屠宰和洗滌畜禽現象。
三 設施管理
1、無損壞樹木、綠地、雨水井和人行步道等各類市政設施現象;
2、無依附或利用樹木、草坪、燈杆、柵欄等設施擺放和懸掛商品現象;
3、早夜市經營范圍內無固定的經營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