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7日電近日,隨著中考和高考的臨近,近一個月以來,哈爾濱市婦聯婦女兒童心理熱線諮詢室每天都能接到七八個考生因考試壓力而煩躁不安的諮詢電話。專家提醒考生,要端正考試態度、放松心情、勞逸結合。
記者在該中心采訪時,正好接到一名面臨高考的男同學打進的電話。他說,自己原本對高考很有信心,可看到同學們起早貪黑地復習功課和父母完全以自己為中心的緊張狀態,自己突然對高考失去了勇氣。這些天來,一想起考試他就心煩。在這種狀態中,他很擔心自己會在考試中暈倒。
這名男生的諮詢電話掛後完沒多久,一名女學生就打進了電話。她激動地說,馬上就要高考了,自己幾次模擬考試的成績一次不如一次,老師和家長的擔心、埋怨都使她痛苦不已。近一段時期,她幾乎時刻都在緊張、不安、心煩意亂的狀態下度過,學習效率每況愈下。最近她經常會大發脾氣,還總想哭,不想上學了,更不想參加高考了。
面對考生出現的這些問題,該中心心理專家孔老師認為,考生的懮慮、焦躁與考試焦慮癥有關。考試焦慮癥的產生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外因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內因與學生本人的個性、抱負、早年經歷、認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關。家長和老師有意或無意中提出的要求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由此帶來的心理壓力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障礙。
專家建議,考生家長和老師不要刻意給考生制造緊張氣氛,應該給孩子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幫助考生端正考試動機。同時,考生應采取勞逸結合、張弛有度的復習方式,以保證在考試中發揮出自己的水平,考出好成績,順利度過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