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27日電 記者26日從在佳木斯大學召開的全省教育外事工作會議上獲悉,與國外高校合作辦學、聯合培養,互相承認學分,學生在國內外『雙校園』完成學業、取得『雙證書』的新型教育模式,已成我省教育改革中的創新亮點。目前這樣的在學學生總數已達2萬多人。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報道,與國外學校合作辦學、聯合培養是我省為培養國際化人纔推出的一種新的培養模式。截至2003年底,全省獨立設置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共17個,聯合培養學歷教育項目78個,分別是1999年的2倍和9倍。合作范圍擴大到12個國家46所學校,專業達60多個,覆蓋9大學科門類。國內外高校在合作中,根據實際需要,確定聯合培養的方式和課程內容、時間,完成學業者可獲得中外學校的畢業證書。
合作辦學與聯合培養為我省高校與國外優秀大學搭建了一個國際交流的平臺。黑龍江大學與英國利茲大學合作,引進了世界頂尖的色彩化學專業,並聘請英國利茲大學色彩化學系主任林瓏教授為學校色彩化學系主任、學科帶頭人。東北農大、哈師大等高校與俄羅斯19所大學合作,通過引進教材、教學計劃和聘請教師等方式聯合培養本專科學生和研究生。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共引進教材21套,舉辦專業39個,培養學生11300多人。最近國家教育部批准黑龍江大學與俄羅斯遠東大學合作,舉辦研究生學院,為中俄兩國高層次人纔培養提供了平臺。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