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2日電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一些超市走訪後發現了方便面不漲價的奧秘:原來大多數品牌的方便面都在淨含量上做起了文章。
面餅淨含量普遍下降
記者在哈市道裡區幾家超市走訪時看到,華龍、康師傅、統一等系列方便面的淨含量均比以前下降了2?12克不等,但它們的價格卻都沒有變。其中一向號稱『加量不加價』的康師傅大食袋淨含量從每袋120克『減肥』到每袋110克,只有康師傅『珍品』系列的『體重』還保持在90克;華龍系列方便面的淨含量普遍下降了4?12克。據有關負責人介紹,本來今年年初他們已經接到了一些方便面廠家的調價通知,但由於害怕消費者不好接受,很多廠家遲遲不敢漲價,為保證企業效益,紛紛降低了淨含量。
原料漲價是主要原因
從今年年初開始,生產方便面的主要原料——面粉和棕櫚油的價格都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面粉每噸漲幅在10%?20%左右,棕櫚油每噸漲幅更是高達30%以上,這使得方便面的生產成本整體提高了20%左右,平均每袋方便面的成本增加了0.10元?0.20元。為什麼不直接漲價而采取降低面餅淨含量的方式變相漲價?某品牌方便面廠商的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由於只是淨含量上的細微變化,一般消費者都不會太在意,等到原料價格回落的時候,企業還可以把含量恢復回來。
消費者:這是隱形欺詐
記者在超市裡隨機采訪了幾位准備購買方便面的消費者,他們對於方便面悄悄『減肥瘦身』渾然不知,當仔細查看了一些方便面的淨含量後纔恍然大悟,這不是屬於隱形欺詐嗎?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為了保證商家利潤,商家完全可以提價,消費者願意買就買,這樣變相漲價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