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道外區農林局局長孫寶良講,由於這兩年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沙場大量湧現,僅2003年,松花江民主段兩岸就新開29家沙場,江南岸戰備碼頭內就有十幾家。由於這些沙場大多在靠近岸邊的地方采沙,造成江岸大面積坍塌;為停船在岸上掏豁口直接破壞了護岸,導致了松花江岸邊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再加上每年秋天季風把大量沙場的沙子刮進濕地,使民主濕地治理難上加難。
道外區環保局局長張景良告訴記者,按照有關規定,這些沙場開工前需要做環保評價和審批,但道外區環保局至今沒有受理一家沙場的審批事項。記者隨後到哈爾濱市環保局了解到,2002年至今,他們只審批了五常市的一家沙場。
5月27日上午,松花江南岸道外民主濕地邊緣。兩個老漁民提著水桶正在窩棚附近開墾的一片地內澆豆角。據其中一位老漢講,去年他們就在這兒開了地,可惜秋天漲水沒有收成。
民主濕地的偷墾一直十分嚴重。
日前,記者見到道外區民主鄉草原管理站的站長趙鵬。據趙鵬講,民主濕地的偷墾近些年就一直沒有間斷過。偷墾人群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當地農民,一類是青年點遺留土地的承包人;墾荒的方式多數是在原有計劃耕地邊緣向外拓展。每到春天,偷墾者就起五更爬半夜地進入濕地墾荒。2003年,草原被偷墾1000畝,農林局共處理破壞草原行為69起。
據趙鵬講,目前草原管理站只有3個人,而且不在編制,現在只有他一個人有執法證,所以對草原管理起來不是力不從心,而是腰杆不直。2003年,趙鵬為制止民主鄉農民墾荒,被打得肩胛骨骨折,住進了醫院。『你還甭說,經過這場風波後,農民偷墾草原現象基本得到了控制。』趙鵬說,『看來,這頓打還沒白挨。』
但是,青年點和農場土地承包人偷墾土地行為卻屢禁不止。今年春天,哈水泥廠下屬服務公司的土地承包人高某,在他的承包地邊緣開墾出五六百畝地。據趙鵬講,高某承包的有地照的土地是1400畝,但經過幾次擴張,他的土地面積已經達到2400畝。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高某的土地進行丈量,然後拿出處理意見。
進入民主濕地,會發現十幾處大大小小的房屋特別引人注目。
據民主鄉草原管理站站長趙鵬講,這些房屋有些是歷史遺留問題,有些則屬於今年出現的私建濫建行為。
『上世紀70年代,省青年農場二連在草原內圈地10公頃,裡面住有機耕隊,並建成一個煉油廠和一個軋鋼廠。現在他們已經取得土地證照。』『上世紀80年代,化工廠青年點在這裡圈佔土地2000平方米,建起一座大白樓。』『1983年,八區青年點在此圈地20公頃,建起一個青年點駐地和一個酒廠。現在佔用的耕地部分已經收回。』談起這些,趙鵬如數家珍。
2001年,民主濕地周邊的草原內又相繼建起5座牛捨,最大的佔地6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200平方米。趙鵬說,因為這裡屬灘涂地,當時水利部門的河道科曾來人清理過,但最後不了了之。至於漁民在江邊建的水泥房或搭起的窩棚,就沒人管過。
道外區農林局局長孫寶良提起濕地治理連連搖頭:『這片地方雖然只有5萬畝大小,但涉及的部門卻非常多,既有市屬部門和企業,又有省屬企業,還有中直企業,處處需要協調,處處又很難協調。民主濕地的保護不僅是道外區的事情,而且是關系到哈爾濱整個城市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關乎到所有哈爾濱市民生存質量問題。所以我們建議省市有關部門同時介入,成立一個民主濕地綜合治理辦公室,對民主濕地進行徹底的綜合治理。』